当下在我国,体育和教育已经密不可分。体育的最终目的不再是单纯培养可以争夺奥运冠军、全国冠军的运动员,而是让青少年可以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高考期间,北京体育广播双奥之声推出三集系列报道《中国的体教融合之路》,今天请听第一集《体教融合:群策群力健康第一》。

资料图
于泊川
北京体育广播双奥之声记者
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2020年10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体教融合不光是单纯的工作措施,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变革和战略趋势,通过深化体教融合转变思想观念、革新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综合价值。” 在《意见》的指导和推动下,体育科目纳入到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资料图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也就是我们意味着将来的学校体育课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这项改革通过教育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体育课上教会专项运动技能这样的一个目标。”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各地在推动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俱乐部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体操世界冠军、全国政协委员邹凯就表示:“结合各年龄段,体操能够在青少年和幼儿群体中多做一些对身体发育有好处的事情,更多的是基础层面,比如像跑、跳、滚,怎么摔、怎么站,怎么能保持一个更好的平衡感。幼儿园和家长其实对这方面是有需求的。”

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赛
而在推广普及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各体育行业协会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邹凯表示:“逐渐通过体育专业单项协会进入校园去做更多的指导,或者是举办更多的活动,培训更多的专业教练员,通过体教中心中心或各中心、各协会的力量,能够把校园体育提升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各专业体校也通过落实体教融合,将育德育人摆在首要位置,抓好青少年的体育和德育工作。房山区体育运动学校摔跤教练员许小龙说:“学生来体校不光是训练,我们教育学生第一先学做人,从礼貌礼仪,到待人接物的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房山区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张明:“提倡教练员要对孩子全方位负责,既教他运动技能,同时又要注重育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为他将来走上社会铺平道路。”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