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后,全球芯片市场持续走低,这也引发了芯片巨头们的恐慌。近段时间,欧美芯片巨头出现了“内讧”的闹剧,其主角就是英芯片企业ARM以及美芯片企业高通,这两家公司因为技术授权的问题出现了矛盾,ARM起诉了高通,而高通又来了个反起诉,“打”得不可开交。
本以为ARM和高通的“内讧”只是普通的专利纠纷罢了,没想到,ARM一转头就发布了新规,对全球芯片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就连外媒也表示,ARM有点不讲“武德”了,新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ARM公司表示,从2024年开始,基于ARM架构设计的Soc芯片,将不再允许使用第三方GPU、ISP以及NPU。
众所周知,在芯片架构领域,ARM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几乎瓜分了整个市场,如果芯片企业要进行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的话,就必须要要获得芯片架构技术授权。很多顶尖科技企业都在使用ARM架构,比如苹果、三星以及高通等。
但大部分使用ARM架构的企业,仅仅只是使用了ARM的CPU架构,为了增加差异化,打造性能更强的芯片,芯片厂商会采用第三方或者自研的GPU以及NPU。新规发布后,未来使用ARM架构的企业就必须“打包”使用,从CPU、GPU、NPU到ISP,都绕不开ARM公司。
ARM公司此举相当于表态,彻底不装了,ARM公司就是要打包服务,否则不再允许授权。不少网友猜测,这难道不是在针对高通吗?话说回来,如果不像ARM公司妥协,还剩下一条路可走,寻找ARM架构的替代品——RISC-V架构。
关于RISC-V架构,倪光南院士很早就对国内科技企业发出提醒,要对RISC-V架构市场提早布局,大有可为。现在来看,倪光南院士真的很有远见,给中企留了后路,不至于被ARM公司“卡脖”。
正因为有倪光南院士的提醒,越来越多的国内科技企业进入RISC-V架构市场,还包括一些科研机构。目前,中企在RISC-V架构领域也有了一些成果,比如中科院和华为联合研发的“香山”处理器,阿里平头哥发布的无剑600平台、倚天710芯片等等。
和ARM架构不同,RISC-V架构是由高级会员单元共同控制的,它具有开源的特点。而目前RISC-V的14个高级会员单位中,有11个是中企,所以中企在RISC-V架构领域是拥有话语权的,不用看人脸色。
正因为老美的搅局,目前全球芯片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而欧美芯片企业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但激烈的竞争也可能会导致“内讧”的发生,就如高通和ARM公司一样。所以现在对中企来说反而是个机会,只要我们坚持自主研发,且坚定执行“去美化”目标,总有一天我们能够不再受制于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