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的 RF 14-35mm F4 L IS USM 被宣传为更实惠、更轻巧的替代品,可替代用于 RF 安装的旗舰广角变焦镜头 RF 15-35mm F2.8。我们已经用它拍摄了几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款紧凑型超宽幅相机的印象非常好。
RF 14-35mm F4 提供当前佳能变焦镜头中最宽的焦距范围,在最大视场方面,它甚至超越了我们的高端同行,更昂贵的 15-35mm f2.8。14mm 和 15mm 之间的区别并不大,但还是有区别的,对于不需要 15-35mm 提供的额外光阻的摄影师来说,我们怀疑更轻、更紧凑的 14-35mm 会证明很有魅力。
RF 15-35mm 的重量减轻是相当可观的。RF 14-35mm 的重量为 540 克(1.2 磅),而重量为 840 克(1.85 磅)。尽管名义上具有相似的光学结构,包括 12 组 16 片(包括三个 UD 元件和三个非球面元件——比 15-35mm 多一个非球面元件)。
不出所料,佳能的工程师在这款镜头的设计中偏向于数字校正,特别是为了控制广角设置下的畸变(畸变校正是在相机内强制要求的,不能关闭)。这种方法的理论权衡是相对于光学失真校正的设计可能会损失拐角锐度;然而,在实践中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进行光学畸变校正可以提供光学设计的自由度,例如校正其他像差或优化图像质量的某些方面。事实上,在角落锐度方面,依靠数字失真校正的镜头优于事后需要较少校正的类似镜头的情况并不少见。
同时,与专为 DSLR 设计的 14 毫米和更宽镜头相比,这种无反光镜镜头设计中强制进行数字校正的物理优势在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并支持传统的旋入式滤镜)。
虽然比 15-35mm 更轻且成本更低,但 14-35mm F4 的防尘和防潮等级与 RF 范围内的其他 L-line 镜头相同。在这张图片中,您可能只能看到密封镜头/相机接口的橡胶垫圈。
RF 14-35mm F2.8L IS USM 对于超广角镜头来说有点不寻常,它具有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可有效达到 5.5 档(根据 CIPA)。当与具有基于传感器的稳定功能的相机(目前为 EOS R5 和 R6)搭配使用时,稳定效果会增加到额定 7 档。虽然更宽的视角无论如何都允许更长时间的不稳定曝光,但在镜头最广角设置下手持曝光长达 1/2 甚至可能整秒的选项对于弱光或长时间曝光摄影的粉丝来说很有吸引力(和在三脚架不实用的情况下很方便)。
自动对焦由 Nano USM 对焦马达处理,根据我们在 EOS R5 和 R6 机身上使用这款镜头的经验,它在拍摄静止图像时近乎瞬时和近乎静音,在视频拍摄时非常流畅。如果需要,“线控对焦”手动对焦环可用于手动控制,镜筒最前面是一个控制环,现在佳能 RF 系列中很常见。这可以自定义以实现各种功能,包括曝光补偿或手动光圈控制。
在所有焦距下,最小焦距约为 20 厘米(~8 英寸),在 35 毫米设置下实现了 0.38 倍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大放大倍率。尽管 14mm 提供了极广的角度,但 14-35mm 具有传统的螺纹滤光环,无需适配器即可容纳 77mm 滤光器。
提供了一个细长的遮光罩,以帮助降低离轴光源产生眩光的风险,遮光罩可以翻转存放。没有引擎盖,RF 14-35mm 的长度不到 4 英寸,使其成为真正紧凑的选择,就像在家里的 EOS RP 和 R5 或 R6 一样。以 1699 美元的建议零售价计算,它并不完全“便宜”,但这比速度更快且体积更大的 15-35mm F2.8 节省了 600 美元。
以上来自外网谷歌浏览器自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