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事(5.6-5.12)丨极氪上市、比亚迪车险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中国车市发生了哪些大事?车企入局保险业再进一步,比亚迪获准经营车险;极氪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最快上市新能源车企;丰田辟谣与比亚迪合作混动技术,合作仅限于bev领域;aito汽车回应运城问界新m7事故四大疑问。

车企入局保险业再进一步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刊发关于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和费率的批复。《批复》表示,同意比亚迪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比亚迪也成为了全面入局车险业务的第一家新能源车企。近年来,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开始入局车险行业。理想、蔚来、小鹏、特斯拉等车企都开始尝试进入车险行业,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保险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同时,车企布局新能源车险,能有效降低车主购车、购车险时的顾虑。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深入,车企拥有更详实的车辆数据,相比保险公司,车企更懂一辆车的用车风险。车企进入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注定更有优势。未来,我们或将看到更多新能源车企进入车险行业。

极氪成为最快上市新能源车企

北京时间5月10日晚,极氪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据悉,因获超额认购,极氪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累计发行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对应10份普通股),募资约4.41亿美元,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415万股ads,募资约5.07亿美元。

资料显示,极氪上市首日以每股28.26美元收盘,较发行价上涨34.57%。以收盘价计算,极氪的市值已经达到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00亿元。

极氪汽车的上市,也刷新了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快上市纪录,从2021年4月15日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37个月。横向对比,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从创立到上市分别用时4年、7年和5年。

2021年至2023年,极氪销量分别为6000辆、7.2万辆、11.8万辆。今年1-4月,极氪累计交付约4.9万辆新车。

从销量数据来看,极氪汽车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说明压力很大。对于新势力品牌而言,前期除了拓展销量,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钱。尽管背靠吉利这棵大树,但找钱对极氪来说也非常重要。虽然极氪上市已是最快新能源车企,但极氪渴望上市已经是多轮尝试了。

威马、高合等品牌的沉寂,也给了同行们一个重要警示,销售很重要,找钱也很重要。随着极氪完成上市,极氪汽车发展的机会也再添助力。

丰田辟谣与比亚迪合作混动

近日,针对“丰田在华合资公司将推出搭载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车型”传言,丰田中国澄清称,丰田和比亚迪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主要集中在bev领域,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

广汽丰田也称,公司与比亚迪同样没有dm-i插混相关合作计划,正在企划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仍然计划搭载丰田的动力技术。

丰田汽车表示,丰田一直保持开放的技术合作态度,希望与各领域的优秀伙伴共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曾经,丰田的双擎技术独步江湖,经过几代的发展,汽车市场一度有着“混动分两种,一种丰田,一种非丰田”的说法。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尤其是比亚迪dm-i的横空出世,混动市场发生了重大改变。

可以上绿牌,可以插电,馈电油耗还低的中国混动大军开始崛起,更重要的是,以dm-i为首的“中式混动”把成本也降了下来。可以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曾经强悍的丰田双擎模式已经没有了优势。

市场传言的丰田将与比亚迪合作dm-i混动技术,源自于双方其实在新能源汽车上早有合作。丰田采用了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推出了纯电车型bz3。很遗憾的是,这款内核是比亚迪,外观内饰价格是丰田的车型,既没有吸引到丰田的客户群,又没有吸引到比亚迪的客户群。

aito汽车回应问界新m7事故疑问

5月6日,aito汽车与赛力斯汽车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关于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交通事故中问界新m7 plus相关技术问题的说明》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2024年4月26日,在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问界新m7 plus在内侧快车道行驶中追尾碰撞作业中的道路养护车。

在这次公告中,atio汽车与赛力斯回应了网络上质疑较多的四个疑问:一、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为何没有成功避免碰撞?二、车辆起火原因? 电池有没有自燃?三、安全气囊是否正常打开?四、碰撞发生后,车门是否能打开?

这次事故发生于上个月底,经过了互联网多轮发酵,直到超过一个星期后,aito汽车官方作出了回应。从行业检测流程来看,这个回应事件其实很快,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短短几天足以让各种质疑及猜测声音满天飞。如何把握这个时间差,成为了将来所有车企都要面临的难题。

另一方面,这件事也再次给车企提出了警醒,在产品力卖点宣传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用高配车型宣传、低配车型走量是多年来的行业惯性,但随着汽车智能化带来各种辅助驾驶加入,影响行车安全的配置车企应当严肃宣传,不要只顾炒高度。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