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测评中,最能引发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推翻专业测评结构的结论。掀起整个汽车圈讨论的速腾和卡罗拉对撞测试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以为,接连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败北”的德系品牌不会有什么亮眼表现,却没有想到,速腾却代表德系品牌重新站了起来,在媒体搭建的舞台上“完胜卡罗拉”,很明显,这一切来得太科幻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首先,网友普遍的质疑声集中在车型的选择上。这一次在碰撞中使用的两款车分别是丰田2021款1.2T S-CVT先锋版卡罗拉,指导价为11.98万元;2021款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大众速腾,指导价为15.09万元。其中,速腾为中配车型,且为25%加强版本,卡罗拉是低配车型,两款车的售价差出了3万元。
主办方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买不到低配速腾,但在最后的点评中却完全没有提及两款车长度相差了118mm,整备质量差出45kg,更没有解释这个差值可能带来的影响如何。作为媒体从业者,他们没有“自圆其说”和首尾呼应,似乎是想淡化这个问题。
这种姑且可以算作“轻微不严谨”,但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关键点就显得不那么自然了。最明显的就是只言片语中带出来的“双标”态度。比如两辆车发生碰撞后,同时打开了双闪,但在视频解析中,主办方只特意提及了“大众双闪打开了”,对卡罗拉的双闪状态只字未提。
另外在视频热场阶段明显可见,卡罗拉的后排座椅是正常放置的,而速腾的后排则呈四六比例放倒。单看这个细节没有什么,但是请注意,在最后的结论分析中,主持人特意强调了卡罗拉的后排座椅脱落,有可能造成车内人员损伤。这就是问题所在,连最起码的座椅设置都无法统一,为什么还要针对这一项进行比较?
更不能容忍的是,明明是卡罗拉与速腾两辆车之间的“争锋相对”,在总结部分,主持人的原话却变成了“TNGA对撞MQB,输给了MQB”,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以往专业测试机构的成绩早就能证明,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或更换材料,就能在短期内增加车辆安全性。虽然看上去即将演变为“开卷考试”和应试教育的碰撞测试并没那么光彩,但提高成绩早就变成了一件“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和平台架构根本就没有直接的牵连。
而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去年年底,复出的中保研又为帕萨特做了一次碰撞测试,这次该车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和第一次的结果大相径庭,但网友们却并不买账,还质疑中保研不够公正。
我们不妨想一想,这场号称全球首次的碰撞测试到底想证明什么问题?是日系真不行?还是德系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