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一个半死不活的品牌,本想凭着某款热度颇高的新车翻身,可令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那车上市即逝世,整个店销售大半离职。后来经朋友的推荐加入小米,来了才知道,什么特么的叫特么的惊喜。因为开业当天我就被涌入的人群踩烂了一只abidis。那架势,跟攻城似的。
不用去发传单,不用去做外展,不用担心客流。有雷总这个最大的营销头子,我们销售主打一个纯粹。
对于有些品牌来说,在店内搞三俗活动卖车都够呛,比如我的上家。但对于小米SU7,我感觉店门口拴条哈士奇都能卖车!
大家好,我是小米销售,今天和大家伙聊聊小米SU7在线下的真实...盛况。
销量如何?卖的最多的是什么配置和颜色?
本地是个二线城市,有三家店,一家经销商和两家直营。每天进店客户周一到周五在50组左右,周末轻松破150组。根本不用打电话邀约,就算是打了电话,一般都是客户主动问地址。
上个月卖了126台车,一台提成500块钱,不过这个月涨到800。但是交付才给另外一半,意思半年后才能拿到另外400块钱。
目前库里没车,来一台交一台。你甚至都不敢对客户说店里到了车。之前有个销售给客户说我们店来了台橄榄绿的展车,刚刚到店还在洗。客户死活要买,立马给现金的那种,差点急眼。最后还是店长说这车是展车,厂家锁了程序没办法开,客户才作罢。
交付最多的是Max版本,占6成的量。颜色紫色最多,因为小姐姐们真爱这个颜色。
谁在看这个车?买车用户都是什么样的?
米粉、临时米粉、假的米粉和正经只喜欢SU7的年轻人。品牌福利啊,各式各样的小姐姐看得眼睛都酸。刚刚毕业的年轻小姐姐、白领、少妇各种职业都有,另外就是很多情侣夫妻一起来。
来看小米SU7的男性客户是真比销售还懂,女性客户又根本听不懂你在说啥,男女一起来的那就更不用了,男的比我们销售积极多了。
总之,热度、话题、颜值即正义!
前几天刚成交的客户是一个打扮时髦的小姐姐,香奶奶的包包和蓝气球的腕表,一看就是有票子的主。
小姐姐表示自己是米粉,我说小姐姐你用的可是iPhone呢?
啊,我的小米手机拿去修了,这个是备用机。
好家伙,顶配15当备用机。小姐姐说她闺蜜圈子基本都在看这个车,自己对车也不了解,现在开的是家里给买的C级,买SU7就赶个时髦随个大流。
我说给她介绍下配置颜色,巴拉巴拉一大堆她只听懂了APP下单,选紫色的多。倒也省事儿,10分钟不到紫色Max版本安排上!
目前对比上市初的权益是缩水了,之前送音响,尾翼,轮毂,冰箱等等。目前是送纳帕皮和智驾。
对比最多的是哪款车型?选择或者放弃它的原因是什么?
对比最多的竞品就是特斯拉Model 3,战败特斯拉基本都是男性车主,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特斯拉现车可以随时提。
能等几个月选择SU7的,都是觉得外观内饰更符合审美,比特斯拉更智能化,回头率和热度特斯拉高太多。但凡是遇到不着急用车的,基本都能签下。
本月的第一个订单,大哥家里是开农家乐的,市面上的三秒级电动车都试驾过,自己开的AMG E53。小米上市后就比较关注,然后约了上门试驾。
当天正好赶上周末,我车开过去倒吸一口凉气,偌大的农家乐庄园里面至少有一个连的人。车还没刹停就被围住了,他朋友和吃饭的客户齐刷刷地跑来围观。
大哥在一声声赞美中逐渐迷失,带上老婆一顿操作试驾,成功把老婆甩晕,下车就要请我吃饭,边吃边下了单。
目前客户放弃我们品牌最多的两个原因,一个是等车时间太长了,部分车型可能要去到半年。还有就是觉得,小米第一台车子还想再观察一下,等稳定了或出下一代再看看,担心第一代车子问题多。
大家都是选择哪种配置和购车方式?
SU7没有滞销配置,订单顶配稍微多一些,无非就是提车周期的问题。
全款:
贷款常做的是银行年化费率2.5%的方案,不强制贷款。
买车后客户会有哪些抱怨?
最多的抱怨就是提车时间太久,尽管APP里可以看到动态,但是我每天至少会接到十几个催单的电话。
还有一些就是系统问题,说雷达太过灵敏。
诸如网上说的后排空间问题,个子稍微大的,坐后排就有点顶头啥的,线下没收到过这种反馈,基本上都是结合自己的用车需求,接受了这个空间才会下单的。
保养费用是多少?
保养费用300块钱,一年或者2万KM,就常规的检查,按照厂家要求严格执行,一年或者2万KM保养一次。
最近买车还要注意哪些事情?
厂家目前没有做任何活动,三大垂媒也没有考虑上,更多是雷总带货自媒体宣传。看了最近广宣安排,应该会做类似于试驾会的活动。
目前唯一可以享受的是国三报废补贴,还有闲鱼上有大量的转单,全是靠PS结婚证来转的,灰色地带。听说最近交付开始严查这方面了。
前几天小米正式获得造车牌照,不用自己抠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