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黄向东表示,纯电动车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去除用户补能焦虑的痛点,而超快/极快充技术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严格规范超快/极快充的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增设面向超快/极快充电车型的消费倾斜条款。
“我有一点忧患意识,纯电动车近三年增速,形势不见得那么乐观,必须扭转增速急速下降的趋势。但什么是有效的措施?这就是要去掉电动汽车使用者的痛点。”黄向东表示,我国超快/极快充技术很先进,技术储备和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是足够的,包括乘用车领域在商业上是完全闭环的,如果按照特定的要求去做,不会对区域的电网造成不利影响。
黄向东建议,在生产和应用端,都需要严格遵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总体目标,快充型电池的比能量必须在200Wh/kg以上,寿命要在3000次以上。没做到标准的不能支持,但是做到了、提前达标的予以鼓励。“现在锂离子电池毕竟有一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不是让落后产能盲目扩张。”他说。
同时,在生态端(充电端),黄向东表示必须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消除人造的围墙和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以利于超快充车型消费,从而提高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占比。而在消费端,在延长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中,可增设面向超快/极快充电车型的倾斜条款。
南方+记者 魏泓泉
【作者】 魏泓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