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汽车全年生产量达到2650多万辆,已稳居世界第一位,2022年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的30.8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是相比一些海外传统汽车强国,在整体竞争力方面还是略显不足。于是借助新能源市场,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成为国内很多自主车型新的发展目标。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比亚迪莫属,当一众对手还在苦心钻研燃油车时,比亚迪便已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积累了雄厚技术实力和不俗的市场表现。
如今的比亚迪,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内市场,继上半年高调进军日本市场之后,9月28日,比亚迪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ATT03,并公布官方预售价格。以德国市场作为参考,三款车型的预售价分别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8万元)、7.2万欧元和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6.3万元)。比亚迪方面表示,这三款车型将于10月在法国巴黎车展发布正式售价,并将于年底在欧洲多国交付,包括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家。今年年底前,比亚迪还将进一步开拓法国和英国市场。
实际上,比亚迪早在1998年就已经进入欧洲市场,业务从电池扩展到太阳能、储能、新能源车各领域,遍及欧洲20多个国家的100多座城市。不过在汽车领域,比亚迪目前在欧洲市场主要以商用车居多,包括我们熟悉的英国电动巴士,好在凭借这么多年积累的本地化运营经验,为后续比亚迪乘用车的到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比亚迪而言,欧洲作为汽车发源地,有着相对更严苛的准入条件,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有助于彰显比亚迪的实力。众所周知,欧洲不少国家都非常重视环保、节能、减排,普通民众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也比较高,新能源乘用车已增长至2021年的207.4万辆,而且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进行了大量补贴,多个国家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已超过了20%,可以说外部环境是相当利好。
其次,比亚迪加紧布局海外市场,也是其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实力所推动。作为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比亚迪陆续推出刀片电池、e平台3.0等先进技术,打造更加安全、高效、舒适、智能的全方位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冠军,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地位类似于燃油车时代的大众或者丰田。
相比在国内的老对手特斯拉、大众等品牌,未来的比亚迪在欧洲市场或将面临更多强劲对手,以目前欧洲14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来看,大众、宝马、特斯拉是最受欢迎的三大电动汽车品牌,其中大众ID.4、斯柯达ENYAQ和起亚EV6是最畅销的三款电动车,中国品牌电动车仅有一款名爵ZS,位居第10。技术和规模是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的两大优势,但面对一众资历深厚的“老前辈”,比亚迪未来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可谓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我们相信比亚迪有望在海外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