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空,便决定自驾往客家、潮汕地区游玩。
座驾是我的帕杰罗,霸气的外观是我的菜。轮胎是固铂AT3,因为我很喜欢跑山,所以提车后没多久就给换了专业越野胎固铂AT3。强烈推荐这款固铂AT3,不仅驾驭得了城市道路也hold得住多变的山路。
下雨天市区开的时候,着实给力。拥堵的路段,有时候跟车紧,前方突然停下来,我猛踩刹车,车很快就停下,刹车距离比之前短了很多,反应相当灵敏。高速过雨天湿滑路面也很稳,不会打滑。
还有就是良心用料,轮胎看着就很厚实。跑山的时候经常要经过碎石路,但是每次都能轻松通过,最重要的是胎面几乎完好无损!之前原胎跑这种路段,就爆过两次胎。但固铂AT3真的皮实,完全拿捏住碎石路,不愧是全地形轮胎,真牛!
我们早上8点从珠海出发,中午一点就到了,在梅州围龙屋星园酒家吃的午饭。
这家餐厅在一栋围屋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原本的房间都变成了餐厅。这也是我之所以选这里的原因。
菜的盘子挺好看,扣肉用一个鼓一样的盘子装着,盐焗鸡装在土楼形状的碗里,看起来很有趣。
这套房子算是三间三进,但客家围屋不按“间”“进”计算。这张照片是围屋正门,正门对着的是一个水塘。
围屋后面是一圈小房子,这里都被用作厨房了。我曾以为最后面的地方会是最尊贵长者的房间,原来被认定为杂物房。
从二楼俯看正厅大厅。
方言挺有意思,旁边防盗门的内容对照着大门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主屋正对后排围屋的石坎上挂着神位。不知道“五方龙”是什么神,这个神是第一次见到,可能是本地信仰。不过珠海有在门檐上贴红纸的习俗,这里却贴在台阶下面,与珠海的习俗不同。
客家博物馆,博物馆不算大,展品也不多,但布置的内容确实上心,几个展馆从头到尾连接,而不是展品布置好就行,是挺现代化的博物馆。
围屋模型,这里是三层围屋结构。
内容很震撼,18岁女孩和3岁男孩结婚。(不得不说,英文翻译很地道,不是机翻)
盲猜Hakka是“客家”的客家话发音。
在博物馆周边有几亩地的桂花林,有小桥流水,还有一些建筑,其中在博物馆进门处有一栋先勤楼。
黄遵宪是清朝的外交家,清末时期历任驻日参赞官、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等职务。是梅州本地人,有一个书房“人境庐”。
人境庐的布置很奇怪,不是常规几开几进的格局,是完全乱七八糟的格局,把自己的房子建成这样让人感觉很奇怪。可能是客家文化和日美文化融合的产物吧,可惜没有把平面图拍下来。
由于行程紧,我们去了潮汕后就返程了。
逛了汕头小公园,和厦门同款骑楼。
还吃很多当地的小吃,味道很赞。下次有机会,还要来潮汕玩,感觉这次行程玩的不够尽兴,还想去南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