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退三精进难,不披忍辱功难全。披忍辱铠甲入众生如来室。

未法时代你在对外为人演说的时候,跟你在佛堂在读诵经典是两码事,因为他的烦恼业力会反弹你的。

我过去请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上课第一天,第一天的时候他就说:我们在佛学院三年当中有三个宗旨:解门教育、行门教育。生活教育是第一年的重点。慧天长老说什么叫生活教育呢?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从生活当中去磨你的忍辱力。他老人家提出四个字:任劳任怨。怎么培养任劳任怨?第一个就是最严格的生活作息。

我们第一年大概是从早上三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钟,所有的时间是用分钟来控制的。你大概除了上殿吃饭睡觉上课,然后晚上复习功课到十点,你大概没有太多时间,就算有也是零零散散的几分钟,大概用分钟来算的。第一年就是这样子就严格的作息。这第一年都不能请假的,更精彩的就是大寮的轮值,这最精彩了。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佛学院连常住加起来四五十个大比丘,他早上先上完课,八点到九点半上完课,剩下九点半到厨房去一组四个人,你要煮四十几个人的饭菜,一个半小时要完成。这个叫任劳,更重要的就是任怨。众味难调每一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所有的学长到了里面,你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有人指导你你要谦卑的接受。所以慧天长老说任劳容易、任怨难,所以你就在这个厨房水深火热、那么躁热的情况之下,慢慢磨、慢慢磨磨了,第一年出来,你的忍辱力有点进步了。

我们佛学院第一年,好像大家都没在学教理了,都没有读书了,就整天就是磨辣,就是生活很动盗,但是就记住任务任怨。但是我觉得我个人觉得,在佛学院我最怀念的是第一年。虽然第二年以后开始学教理了,慢慢对唯识中观天台净土有点认识,但第一年的忍辱力,对我们帮助很大真的很大。你未来不管闭关也好或者是弘法也好,会发觉忍辱力比精进力更重要。

印光大师说修行两个忍人所不能忍,一个行人所不能行,初学者可能会重视行力精进力。但是你学佛久了以后,老参以后会发觉忍辱比精进更重要。因为你先把自己稳住,比你自己不断的进步更重要。所以佛陀大慈悲,清净心菩提愿。其实兴度里面除了智慧,还有五个选择。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佛陀专门提到忍辱这个地方有深意,它的深意在哪里呢?后面死安乐行品会讲到,就是所有的因缘只有一个情况,你不要跟人家辩解也不要去跟人家互动,就是安忍不动。

所以整个弘经三轨,坐法空座入慈悲室是对内,你要先有个房子,房子要发愿广大,然后要有一个床座可以坐休息,但是你要出外跟人家互动,一定要有一件衣服穿,没有衣服怎么出去呢?所以菩萨一旦从空出假的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忍辱波罗蜜了。而这个地方其实忍婆是要修的了,要修的,但在顺境就没辨法修了。

顺境修精进慧天长老说逆境修忍辱,就是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我们看辛二的明五利益,看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