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内拍摄
(结营日日程表,图片来自禅修中心,侵删)
感兴趣的朋友,可官方公众号查找发文:
《禅修中心|禅修营圆满结营》~
3号到7号这五天,我在家工作的间隔,也增加了行走和打坐的这两种休息方式,经过对比和反省给自己开了以下五个“处方”。
- 归根和内求
心病还须心药医,尝到禅修的甜和苦,甚知静的好处,就好好践行起来。
在禅修过程中遇到的酸麻胀痛,更多心灵的感受,这都是属于心的层面。如今我能够觉察出来,说明心所主的这个神还是一个明君。它明察秋毫,身体有一点点动静,都能觉察,都能反映出来。真是应了那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先去接受它们,不带评判。
其次,重新去体会《老子十六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静坐,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相对睡眠而言的大归根,它就是小归根了,太累的时候自我寻找这种“复命”的机会还是很有必要。这次节假日加班每天采用此方,效果显著。
2.调中
连续两天下来发现,每次坐香不管怎么盘腿,单盘或者散盘,或者左腿在外还是右腿在上,机会都是左腿先麻痹,僵硬,气血相对右腿严重不足。
本来优先考虑用内针左病右治的思路,从右边扎针调通气血。可回到家里后,发现这个情况发生了改变,左右两边发麻的情况几率相当,考虑到坐垫和环境等不同因素,还得持续观察一段时间。总之就是调和阴阳,不一定用针,还可以用指代针。
3.快步走
禅修行香时,在内圈几乎要快速走才能跟上节奏,不影响别人,外圈比较大,悠哉悠哉不容易走错还不用挨板子。每次喝茶或坐香结束后都有行香,快速走比慢走更容易缓解疲劳,集中精力修行,减少杂念。
于是这几天早晚都出去走,快速走一会,漫步走一会,模拟行香。即便在家办公时,也不时在家里顺时针走一走(在禅堂的木地板,我们每次都是穿好袜子行走,扎根地板的感觉不错,有时还有热流到脚趾,比较接地气),感觉还是不错的。李辛老师就曾经推荐过晒月亮,哈~晚上出去迎着月亮散散步.
4.少吃肉
吃了两天斋,加上持续打坐,以往不停吐痰的情况减少了很多,连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也几乎消失了。有朋友说可能习惯因环境所改变了,不过回到家以后之前的打喷嚏和吐痰也明显减少了,经过测试,确实是肉多吃了以后就生痰,中午自己在家就尽量吃素,看看一段时间后后改善如何。
当然,晚餐基本带肉,就适量喝茶解解肉腻。
5.少抱怨
禅堂共修时,会有一些杂音出现,比如某师兄不小心打嗝、打喷嚏,咳嗽等,闹市中的大佛寺,窗外熙熙攘攘的车流声,人群欢闹声真是声声入耳啊,闻通法师有说:“别动心。“ 静心,止语,少心生怨气。
后来刚好遇到一位三和师兄分享书籍《刘有生演讲录》,刘大善人就提及到脾胃病是从一股怨气来的,要宽慰自己遇到不遂意的事,不要往外怨,凡事必有因果 。回顾自己的脾胃不好,多半也有情绪的“功劳”,尤其是埋怨。这方面我反思自己对待先生的日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以后得多多注意啦。
最后,虽说是给自己开了五个“处方”,但大家也都明白,随着时间的迁移,处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及时调整,找到当下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总之,调和阴阳过程中,得常思己见,多多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