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释迦牟尼成佛后,曾经长期在祗园精舍讲法,跟随的听众很多,名望也日渐隆盛起来。


这一天,一个穷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了祗园,经过几番努力,他最终见到了佛陀

穷人在释迦牟尼面前顶礼、并右绕三匝之后,很虔诚地问了一个问题: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世间最可怕的是什么,请佛陀能为我解惑。

释迦牟尼微笑了一下,说了两个字:贪欲。

穷人听了佛陀的回答后,虽然不敢怀疑,但总是有点不敢相信一般。

自己修行了一辈子,对于世间最可怕的答案一直未能确定,有时候前天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第二天又被自己否定,本以为是一个最高深的问题,可佛陀竟然只用了两个字作答。


释迦牟尼似乎看透了他心中的疑惑,便为他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个农民一直想买一块土地,于是便发奋干活,最后终于积累了一千个金币。刚好听说有个人想出卖自己的一块地,便决定去问个价。

到了当地之后,他很轻易就找到了想出卖土地的人,问他的土地价格怎么样。

地主说,你只要给我一千金币,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用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停止,这时候你脚步圈起来的土地就都是你的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日落之前你的脚步不能回到起点,也就是没有完成一个闭合的圆圈的话,那么你不但不能获得土地,甚至连交的金币也不能退回,你就只能空手而归了。

穷人听了仔细在心里盘算了一番,心想:如果我在这一天里多辛苦一点,多走一些路,那就能围住更多的土地。

一千个金币虽然是自己的全部家当,但如果能买下一大片土地的话,那就成为了庄园主,再也不用过那种苦日子了。


穷人认为这个生意很划算,于是便马上和对方签订了契约,约定第二天就开始买地。

第二天天还没亮,穷人就把地主叫了起来,亲手把自己的一千个金币全部交给了对方。

两人在田地的开始处等到太阳出来,穷人马上就迈开双腿大步前进,从此一刻也不肯停留,一直向前走着。

穷人心里一直在想,只要能熬过这一天,尽可能多走一步路,那样就能多收获一片土地。


就这么整个上午,穷人都在低头向前走,眼见得太阳当空到了中午,他从怀里拿出干粮啃了几口,即使吃饭的时候也不肯停下来。心里还在想,现在是中午,我还能继续往前走一段距离。

于是,穷人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头顶的太阳渐渐偏西,然后眼见得就要落山了,这时候的穷人,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因为如果不能在太阳落下山头的时候回到起点,自己那一千个金币就打了水漂了。

于是,他转了个弯,开始斜着向来时的方向折回去。

但这时候的他,已经埋头快走了一天了,身体已经非常疲倦,虽然心里想着要走快一点,但脚步却越来越慢。


走着走着,穷人心里开始着急了,咬了咬自己的舌头,振奋了一下精神,脚步似乎也快了那么一点。

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的脚步很快又慢了下来,穷人只得再次咬牙,就这么反复折腾,眼见得离起点只有那么一丈多远了,太阳终于完全落下了山。

天黑了!时间到了,但穷人还没回到起点。准确点说,他离起点只差那么几尺的距离。

土地的主人站在起点上笑眯眯地看着他,扬了扬手里装着金币的袋子,轻声地说道,你没有准时回到起点,钱我拿走了,但土地还是我的。


穷人绝望地望着远去的地主,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最终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穷人在倒下去的时候,他的手指尖竟然刚好触摸到了起点,地主也只好掉头回来,叹息着同意,这块地是你的了。

可这时候,穷人已经死了,尽管他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可还有什么意义吗?

释迦牟尼说完,眼前的穷人似乎恍然明白了,然后一声不吭地在释迦牟尼面前跌坐,最后证悟了罗汉果位。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内涵却是很深刻的,它教育我们,“贪欲”是一个人最难克服的魔障,有时候,人的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如果能很好地抑制住心中的贪念,位置留点余地,何尝不是更好的结果?

关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触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