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行不过是决心不再自欺,只有看清烦恼放下才是菩提

我们应该花时间和真正心灵的朋友相交这会让我们对所有众生充满爱


同时也会让我们看到什么是负面情绪和憎恨


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作为

自然让我们浸淫在他们优良的特质中

就如同环绕金山飞行的鸟儿,沐浴在金色光芒中



————


无论遇见谁都要反思自己如果不反省自己的错误那恶梦永远醒不来


我们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


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


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那利益有情也不是难事


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多多修行,到那时清净迷乱也不会有困难


如果你真正生起了无常观则定能像呕吐症患者不愿吃油腻食物一样


彻底舍弃对财:色、名、利……等今生世间的一切贪执



————


尊者不止一次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刹那羡慕之心,而唯一注重前辈大德的事迹


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自己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


因此,我除了无常以外,再没有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了


这些大德的教言相当珍贵,大家一定要记住,并尽量对照自己:我是不是这样的?


会不会见到别人有一栋好房子、开一辆好车就羡慕得不得了,想方设法去追求这些?


如果无常修到了一定境界你必定会淡泊名利,正如世人所说“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对一切都不会特别贪着

————


修行不是一场魔术表演从头到尾让你兴奋、惊奇、目不暇接


其实,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琐事的盾牌


因为它可能比你企图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琐碎平常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


如果是这样,净饭王子当年大可不必舍弃王位出家


他从小生活在父王为他砌筑的高墙之内,锦衣玉食,不知痛苦为何物



然而,当他偷偷跑出宫外看见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实后就决心不再自欺了


如果你真的了悟真理就会明白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


回想这前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人争执中度过的


在一些人看来值得或不值得的各种事上都有可能跟人发生过冲突


比如:大到为了家庭的分散聚离,小到为了年底那个优秀资格的人选


还有很多暴怒过后头上的头发莫名其妙地脱落或长夜不眠


至此,深入思维推理,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有个成语叫“怒火中烧”


原来愤怒真的能够像一把火,殃及了池鱼也焚尽了自己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好好地领悟一下以上的话


不为过去也不为来世,只为今生:自作孽,不可活……


————


真修行不过是决心不再自欺,只有看清烦恼,放下才是菩提


学习真理智慧是为了生死无悔愿我们今后能够在轮回的苦海中


生亦无悔,死亦无悔,解脱生死,来去从容


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智慧的时候


总觉得这个世界是对不起我们的,人人都是对不起我们的……


当我们懂得因缘果报的道理时,就会知道只有自己对不起众生,没有众生对不起我们


对我们好,是因为我们过去与人家积极地结过善缘


对我们不好,是因为我们曾经疏忽触恼过众生


要用智慧培养自己的慈悲,来改变自己的脾气


当你希望去爱护别人的时候,你首先要学会爱护自己


一个连爱护自己都做不到的人怎么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没有什么是比懂得因果取舍更能保护自他二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