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不畏强权,被太守砍了二十多刀,却命大不死,德行令人钦佩

智贤法师,俗家姓赵,和三国时的赵子龙一样,是常山人。

她的父亲赵珍,曾担任扶柳县的一县之令,算是一方的父母官了。

她幼年时,就以品行端方正直闻名遐迩。

在她出家之后,更是严格持戒,于细小的戒行都无丝毫违反。

她平时神情颇为凝重,立志深远,而且心胸阔达,不染世间尘埃。人们都很很喜欢亲近她学法。

当时,她所在的信都郡的太守,叫做杜霸(这名字就很霸气了)。

他呢,是忠实的黄老之术信徒,所以深深厌恶佛门弟子,有事没事,都要挑衅一下的那种。

他曾经在信都群内下达了一道非常严苛的指令,让群内各个寺庙,在限定的期限之内裁减人员。

因为他所定下的标准对一般人来说很是严格,几乎很难做到,所以一些年轻的僧众深感惶恐,于是纷纷逃离信都郡,到其他地方的寺院去了。

只有智贤法师在听闻这道严苛的指令后,没有丝毫的惊慌,一切如常,非常淡定。

杜霸所设定的考核场所,是在城外练习射箭的射堂,这本来是刀兵之所,不适合出家人出入,但是他就是这么做了,真是不服不行啊。

而当时作为考官的,都是些年高德劭而且能服众的长者。

到了考试那天,尼众之中,气度最为从容、威仪尤其出众的,也就只有智贤法师一人而已。

杜霸看到她一脸云淡风清气的样子,觉得自己被挑衅了,于是就开始针对她一人。

他先用最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来考验法师,法师游刃有余,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甚至还远远超出了审核的标准之外。

在场的围观群众见法师仪表脱俗,外貌端庄,谈吐清雅,辩才无碍,纷纷赞叹不已。

杜霸见考核难不倒她,心中暗暗愤愤不平,于是不顾尼众有不得独行的戒律,硬逼着法师独自一人留下陪伴自己。

法师自然不肯,当众发誓道:就算舍弃身命,也绝不毁坏戒法。

法师断然拒绝了杜霸的无理要求。

杜霸见自己的毒计不能得逞,于是怒火中烧,丝毫不顾自己的身份,直接拔出佩刀砍向法师。

法师当场身中二十多刀,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直到杜霸收刀回鞘,愤愤然拂袖而去之后,人们才回过神来,纷纷上前救治法师。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法师流血甚多,但是没有伤及要害,最后还是救治了回来。

杜霸的恶行,在士林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于是对杜霸的抨击也越来越多。

杜霸见民愤纷腾,也不敢再过多对佛门出手,于是裁减人员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法师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更是深悟世间无常的道理,她在道业上努力精进,修行不止。

愿意跟随她修行的弟子也越来越多,甚至增加到百多人。

师徒之间倒也相处融洽,道业互相增长。

到了前秦时期苻坚在位的时候,笃信佛法的苻坚听闻了法师的大名,深感敬重,曾命人供养于她。

后来法师又来到洛阳的西寺,致力于教化信众。

到了晋废帝在位的太和年间,法师已经年过七十,但是她仍然精进不止,日夜诵习《正法华经》一遍。

在她的住处附近,常常会有鸟儿聚集栖息,时时听闻法师诵经的声音。

而在法师经行的时候,鸟儿们又纷纷发出悦耳的鸣叫,跟随着法师一同经行。

这段百鸟相随的稀奇事儿,在当时被传为坊间佳话,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