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尼姑”释正孝同:985名校毕业出家,如今33岁依旧不愿还俗

湖北省红安县的一座寺庙内,传出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

寺庙的礼堂里,二十多个僧人正在台上表演,演奏的是约翰·巴哈贝尔的经典曲目《卡农》。

很难想象,在佛门圣地,竟然会演奏如此优雅且世俗的曲目。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乐团的声部长,是一个已出家14年的小姑娘。

释正孝同,今年33岁,985名校毕业,长相出众、气质优雅,很多香客都对她印象深刻。

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放着大把的好工作不做,为什么要选择出家呢?

她的身上,又发生过怎样离奇的故事,最终让她皈依我佛,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呢?

这一切,还要从十几年前的一场梦说起。

释正孝同之所以选择出家,跟她的母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母亲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在家中吃斋念佛。耳濡目染下,释正孝同对佛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个信佛的母亲,难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佛教讲究“随遇而安、不争、善良”,在母亲的教导下,释正孝同养成了温文尔雅的性格。

从小,释正孝同便表现出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一面。

其他孩子在外面疯跑的时候,释正孝同总是一个人坐在窗边,静静地思考,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恬静。

也许是骨子里的内敛,让释正孝同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从来没让父母担心过。

中考的时候,释正孝同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上当地重点高中—安阳实验中学。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高考的时候,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山东大学,这所闻名全国的985高校。

转变的契机发生在暑假,父母为了让释正孝同放松放松,特意带她到天台山天台寺庙玩耍。

寺庙中,阵阵花香传来,虫鸣声、鸟啼声、木鱼声,让释正孝同如沐春风,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她本就性格恬静,看着寺庙中虔诚礼佛的僧人,这不就是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吗?

从天台寺离开,释正孝同有些魂不守舍的,到了晚上,更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佛祖降下阵阵梵音,自己坐在佛祖面前,成了他的座下弟子。被派遣到人间,点化世人、普度众生。

梦醒之后,释正孝同觉得这个梦不简单,是如此的真实。

她下定决心,决定顺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第二天,释正孝同找到父母,表达了内心的想法。

“我决定了,我要出家为尼,常伴青灯古佛!”

父母被释正孝同的决定雷得目瞪口呆:“闺女你这是怎么了,受什么刺激了?”

母亲信佛,当然知道出家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她并不赞同女儿的想法,甚至请来亲戚、老师、同学一起来劝她回头。

“你是有什么事想不开吗?你可以跟我讲,没有必要拿自己的未来赌气!”

“你一个985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大把的好工作等着你,为什么要去当个尼姑呢?”

“你不能这样糟蹋自己,现在一时兴起,等到你冷静下来,一定会后悔的!”

但无论亲人如何规劝,释正孝同心意已决,她打定主意,青灯古佛将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到最后,释正孝同的母亲也想明白了,自己就信佛,凭什么阻止女儿追求佛法的道路呢?

爱情、事业、金钱,什么都没有自己女儿的幸福重要。

为了出家,她已经遭受太多的白眼,如果父母还横加指责,女儿该多伤心。

最终,父母决定支持女儿,并亲手将她送入天台寺。

“放心,我会回家看你们的!”

释正孝同微笑着对父母挥挥手,转身踏入寺庙,没想到,这一待就是14年。

寺庙里的生活非常辛苦,但是释正孝同乐在其中。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劳作、做早课,之后寺庙开门,迎接来往的香客。

天台寺虽然是大庙,但毕竟是寺院,在饮食上面非常朴素。

馒头、素粥、青菜,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如此清淡的饮食,更不用说顿顿吃、天天吃。

吃得朴素,住的地方也十分简朴,一张木板床,硬邦邦的,第二天起来浑身都酸疼。

僧衣破了,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补了,这才依依不舍,将僧袍丢掉。

寺庙的辛苦不只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聊生活。

寺庙内不允许看电视,除此之外,对手机、电脑、网络的使用规定也非常严格。

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僧人是不允许使用网络的,以免接触网络上的是是非非,影响修行。

试问,在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能离开网络?怕是一小时、一天都待不下去吧。

这样苦行僧般的生活,释正孝同一做就是十四年,并且乐在其中。

不仅如此,在僧规戒律之外,释正孝同会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个季度只穿一件僧衣,脏了,当天晚上便会清理干净,挂在风口上,晒干了第二天继续穿。

她的袜子总是一个又一个的补丁,并不是没有新的,而是她觉得还能穿,没有必要浪费。

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将自己的碗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饭都不剩。

即使有汤汁,她也会用馒头或者水蘸着吃下,如果有其他僧人吃不完,她还会帮忙吃掉。

寺院大扫除的时候,她总是自告奋勇,选择最脏最累的活—打扫厕所。

并将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在寺内提起释正孝同,就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这样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免太辛苦了些,但释正孝同不这么认为,她将这一切当成一种修行。

于苦难中磨练自己的佛性,痛苦对于释正孝同来说,是一种福报,她甘之如饴。

最重要的是,她在这种修行中,找到了一种新的乐趣:禅乐

天台寺非常注重吸收新鲜血液,因此在此修行的僧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

他们年龄普遍在25岁左右,相对于传统的禅定,他们更愿意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因此在2008年,广玄艺术团成立,这是一支全部由年轻人组成的特殊禅乐团队。

他们人手一把小提琴,穿着僧衣,在舞台上拉起悠扬的声乐,仿若一个艺术家陶醉其中。

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一个僧人,不好好入定,却去拉西洋音乐,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但释正孝同不这么想,她认为拉西洋乐,对于众僧人来说,是一种修行方式,也是一种弘法方式。

与其说僧人们陶醉在音乐中,不如说他们已经进入了禅定状态。

很多香客在听完僧人们的音乐后,都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从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恬静和雅致。”

于禅乐的修行中,时间一天天流逝,到2015年的时候,广玄艺术团已经成长为拥有60人规模的乐团。

而释正孝同也成为声部长,负责教学员们歌曲、美声等等。

释正孝同的教学非常认真,有一次,在教一首意大利歌曲的时候,因为歌词太过绕口,有位成员怎么学都学不会,因此有了退出广玄艺术团的打算。

最终在释正孝同的劝说下,成员选择留下来。她将歌曲音译成汉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成员如何读、如何唱,最终,成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表演时一鸣惊人。

在众人的努力下,广玄艺术团成长越来越快,后来,被一位网友拍下来传到了网上,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对于天台寺的行为,很多网友无法理解,开始在网上对其进行声讨。

“他们有艺术细菌吗?”

“都出家了,还知道何为戒吗?”

“和尚、尼姑也疯狂,忘了自己的身份!”

“远离娱乐为修得清净之心,这样能清净吗?”

面对网上的质疑,释正孝同从来不辩解,只是笑笑不说话,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禅乐是禅者的演奏,包容性非常强,不分国界,不分宗教,只要是善的、美的,我们都会赞美。

如今距离释正孝同出家为尼已经过去14年了,33岁的她,依旧没有还俗的打算。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不生育,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每当说起这个话题,释正孝同都会低头不语,半晌,才会抬起头,面带愧疚地说道。

“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说起来心里总是有些难过。”

“但是知道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他们一定希望我能过得快乐。

“其实我们的人生,无非就是追求快乐、幸福,在这里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学习禅乐,可以修身养性,这样的生活简单、自然,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

释正孝同已经下定决心,未来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会在自己坚持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有时候,我们会用别人已经获得的成就去道德绑架他人。

例如:“985大学的高材生,为什么要出家为尼?白瞎了这么高的学历!”

在有些人眼中,仿佛学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没有了选择的权利。

殊不知,考上大学是别人努力的结果,出家为尼也是别人的选择,哪轮得到我们来指手画脚。

释正孝同是幸福的,她在青春年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愿意为之一直努力下去。

一百年何其短暂,有的人碌碌无为一辈子,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能郁郁而终。

有的人虽然没钱,但是他们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未必没有意义。

有时候,幸福、乐趣,远远要比金钱、事业来得更有意义。

它们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鲜花开满大地,让绿荫遍布沙漠,也可以给黑白的生活染上一抹亮色。

愿所有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