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高僧,清净持戒,不以佛法神通自炫,留下八个字给世人

法安禅师,是北宋年间的一位高僧,他是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士,俗家姓许。

禅师自幼出家,拜承天寺慕闲和尚为师,得赐法号“法安”。法安二十岁那年,因为通晓经学,受具足戒,成为大僧,得以游学四方。

他先是去拜访高僧雪窦禅师,获益良多。雪窦禅师圆寂之后,他又跟随高僧天衣禅师修行。法安和尚天资过人,修为极高,众弟子都认为他是天衣禅师最得意的弟子。

他并不满足止步于此,此后又离开天衣禅师,遍访各地高僧大德,彼此印证佛法,交流心得。多年的精进苦修,使得法安和尚佛法大成,成了举世公认的一代高僧,被誉为法安禅师。

学有所成的法安禅师,返回了故乡临川,打算在家乡弘扬佛法,招收弟子。他先后在南昌上蓝寺,和武宁延恩寺居住。

延恩寺当时已经破败不堪,只有几间屋子还可以住人,里面几张旧床,除了过路僧人,很少有人进入落脚。

法安禅师想要重修寺庙,于是带着行囊进入延恩寺,在里面定居下来,每日自己做饭煮菜,参禅打坐,丝毫不以为苦。

县令得知此事,就打算强行命令县内富人捐钱,重修延恩寺,让法安禅师住得舒服一点。

法安禅师得知后,步行来到县衙,笑着对县令:“感谢大人您的好意。不过我们出家人之所以出家,是为了济世度人,与众生结善缘。如果违背人们的意愿,强迫他们捐钱修筑寺庙,那么这种行为就不是结善缘,而是在造恶业!”县令急忙停止了这种行为。

法安禅师拒绝了县令后,在延恩寺一直居住了十年之久,期间他诵经礼佛,化缘募捐,用募集的钱财重修寺庙,将原本破败的寺庙修葺一新,而且招收了几十名弟子,延恩寺得以重现往日峥嵘气象。因为重修延恩寺这件事,法安禅师也被称为“延恩大师”。

法安禅师与法云秀大师是师兄弟,两人交情深厚,法云秀大师所居住的佛寺,富丽堂皇,冠绝天下;法云秀大师为人十分高调,他喜欢讲究排场,招收了几百名弟子,经常和达官贵人来往,并以此为荣。

有一次,法云秀大师为了显摆自己的地位,给法安禅师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打算让法安禅师到他的手下做首座,这样就可以和他一起认识达官显贵,安享尊荣。

法安禅师读了信,笑着对弟子说:“法云秀和尚真是个痴人!”弟子们听了很惊讶,问道:“师父,师叔是和您一样名扬天下的高僧,您怎么说他是个痴人呢?”

法安禅师解释说:“我们出家人应当清净持戒,饿了就手持一个钵盂,行走四方化缘。你师叔当年也是一心向佛,如今忘却本心,带领几百个徒弟,沦为了权贵之家的帮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不是痴人是什么?”

法安禅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华,也从不以佛法神通自炫,有很多人问他如何才能摆脱苦恼,寻得安稳快乐。他总是回答这八个字:“万事随缘,是安乐法。”

宋神宗元丰甲子年(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八月辛未日,法安禅师安坐圆寂,春秋六十一岁,僧腊四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