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2022年10月10日16:34:19 佛学 1995

释迦牟尼成佛后,曾经长期在祗园精舍讲法,跟随的听众很多,名望也日渐隆盛起来。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这一天,一个穷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了祗园,经过几番努力,他最终见到了佛陀

穷人在释迦牟尼面前顶礼、并右绕三匝之后,很虔诚地问了一个问题: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世间最可怕的是什么,请佛陀能为我解惑。

释迦牟尼微笑了一下,说了两个字:贪欲。

穷人听了佛陀的回答后,虽然不敢怀疑,但总是有点不敢相信一般。

自己修行了一辈子,对于世间最可怕的答案一直未能确定,有时候前天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第二天又被自己否定,本以为是一个最高深的问题,可佛陀竟然只用了两个字作答。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释迦牟尼似乎看透了他心中的疑惑,便为他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个农民一直想买一块土地,于是便发奋干活,最后终于积累了一千个金币。刚好听说有个人想出卖自己的一块地,便决定去问个价。

到了当地之后,他很轻易就找到了想出卖土地的人,问他的土地价格怎么样。

地主说,你只要给我一千金币,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用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停止,这时候你脚步圈起来的土地就都是你的了。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日落之前你的脚步不能回到起点,也就是没有完成一个闭合的圆圈的话,那么你不但不能获得土地,甚至连交的金币也不能退回,你就只能空手而归了。

穷人听了仔细在心里盘算了一番,心想:如果我在这一天里多辛苦一点,多走一些路,那就能围住更多的土地。

一千个金币虽然是自己的全部家当,但如果能买下一大片土地的话,那就成为了庄园主,再也不用过那种苦日子了。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穷人认为这个生意很划算,于是便马上和对方签订了契约,约定第二天就开始买地。

第二天天还没亮,穷人就把地主叫了起来,亲手把自己的一千个金币全部交给了对方。

两人在田地的开始处等到太阳出来,穷人马上就迈开双腿大步前进,从此一刻也不肯停留,一直向前走着。

穷人心里一直在想,只要能熬过这一天,尽可能多走一步路,那样就能多收获一片土地。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就这么整个上午,穷人都在低头向前走,眼见得太阳当空到了中午,他从怀里拿出干粮啃了几口,即使吃饭的时候也不肯停下来。心里还在想,现在是中午,我还能继续往前走一段距离。

于是,穷人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头顶的太阳渐渐偏西,然后眼见得就要落山了,这时候的穷人,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因为如果不能在太阳落下山头的时候回到起点,自己那一千个金币就打了水漂了。

于是,他转了个弯,开始斜着向来时的方向折回去。

但这时候的他,已经埋头快走了一天了,身体已经非常疲倦,虽然心里想着要走快一点,但脚步却越来越慢。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走着走着,穷人心里开始着急了,咬了咬自己的舌头,振奋了一下精神,脚步似乎也快了那么一点。

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的脚步很快又慢了下来,穷人只得再次咬牙,就这么反复折腾,眼见得离起点只有那么一丈多远了,太阳终于完全落下了山。

天黑了!时间到了,但穷人还没回到起点。准确点说,他离起点只差那么几尺的距离。

土地的主人站在起点上笑眯眯地看着他,扬了扬手里装着金币的袋子,轻声地说道,你没有准时回到起点,钱我拿走了,但土地还是我的。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穷人绝望地望着远去的地主,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最终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穷人在倒下去的时候,他的手指尖竟然刚好触摸到了起点,地主也只好掉头回来,叹息着同意,这块地是你的了。

可这时候,穷人已经死了,尽管他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可还有什么意义吗?

释迦牟尼说完,眼前的穷人似乎恍然明白了,然后一声不吭地在释迦牟尼面前跌坐,最后证悟了罗汉果位。

释迦牟尼: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两个字就能作答,自己要控制好 - 天天要闻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内涵却是很深刻的,它教育我们,“贪欲”是一个人最难克服的魔障,有时候,人的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如果能很好地抑制住心中的贪念,位置留点余地,何尝不是更好的结果?

关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触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