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2022年10月03日21:55:11 佛学 1841


昨天,去家附近的一处寺庙散心。遇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僧人,他和我静坐闲聊,谈起红尘,谈起人的命运,特别是关于如何对待自己命运的福泽深厚问题,老僧人的一句告诫,让我受益匪浅。老僧人告诫我说:世间命薄之人,往往喜欢在这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及早醒悟,才能迎来自己人生的转运。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第一个方面:一脸苦相,怨声载道。

老僧说,一个人命运的厚薄,其实,在很大方面,是跟我们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命好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即使遇到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候,也能够不丧失信心,甚至能够微笑面对。在他们的世界里,人活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而命薄之人,则相反。他们面对生活,往往抱着悲观的态度,所以,他们整天一脸苦相,似乎世间之人都欠了他们什么金银珠宝。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打击,更是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怨声载道,一脸苦相。做人抱怨越多,自己觉得自己越苦,那么,这个人的福报就会渐渐隐去,自然就显得命薄苦多的了。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第二个方面:心比天高,嫌这嫌那。

老僧人告诫我,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也要跟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有些人,能力一般,却心比天高,抱有空泛的理想,却难以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对自己所拥有的,抱有嫌弃心理,嫌这嫌那,总是觉得不完美,达不到自己愿想。这就是佛家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那些跟自己不匹配的理想,就像泡沫,用现实的手指一戳就破,我们还是要压低自己的心态,根据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要求,做到知足常乐,才能逐渐地克制心中的各种纷乱地妄念,逐渐地让心清净下来,才是正道。只有这样,我们的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心态,扭转自己命薄的命运。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第三个方面:婚姻不幸,作茧自缚。

老僧人最后说,很多人,遁入空门,其实,并不是真正地看破红尘,悟透人生了,而是因为遭遇自己情感或者婚姻的不幸,才遁入空门的。也许,在往后的修炼中,他们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顿悟生命的哲理。但是,先前的远离红尘,只想找个方式让自己心死,这样的遁入空门,其实,也是一种作茧自缚啊。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其实,世间有很多人,也和这些人一样,他们在遭遇婚姻不幸的时候,往往也喜欢作茧自缚。他们在遭遇婚姻不幸中,自己的情感,变得荒芜,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想让人走进,于是,他们就开始创设一种自我隐藏的牛角尖,然后,让自己钻了进去,难以自拔,渐渐冬眠而去,最后,作茧自缚,却难以“蛹化成蝶”。这样长期下去,他们必然会成为一个命薄之人,自己的人生,也显得灰色暗淡,没有色彩。

一个老僧告诫:命薄的人,往往喜欢在三个方面作茧自缚,要醒悟 - 天天要闻

听了老僧人的话,我感到受益匪浅。是啊,人生,其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指引才能醒悟的。人活着,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自己短短的一生,如何放弃那些无谓的名利与物欲的追求,如何摒弃那些纠缠于心的业障困扰,是需要人提醒和告诫的。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