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往生西方的高僧 释慧布

2022年10月02日19:51:11 佛学 1947

陈摄山栖霞寺释慧布


一位不愿往生西方的高僧 释慧布 - 天天要闻

释慧布,俗姓郝,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有大志,性情豪爽直率。十五岁时住在江北,家门军将。当时经常有兵役,曾表示如果让我率领五千兵马去荡平寇寨,难道不会成功吗?众人都甚嘉其志。十六岁时其兄亡故,深感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欲离俗出家,亲戚朋友因知其有武略,全不同意。二十一岁才了却出家之愿望。落发之后,即往扬都从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论》,通晓假相和实相的道理,慧布觉得《成实论》的思想未能尽意,听说僧诠法师在摄山止观寺盛弘大乘法门,遐迩闻名,乃往摄山从僧诠学“三论”。

从师受业者有数百人,皆为当时特出的人才。对于三论之玄旨奥义,他洞达幽微,意领神会,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故有“得意布”之美誉,有人则称他为“思玄布”。僧诠在讲经解论时,许多听者对于其中有些义理似乎理解了,但于领悟上却仍感迷惑。而在谈论之时,常有人提问,请求释疑,往往需要慧布出来解答。故当时佛教界流传一种说法,曰:“诠公四友,所谓四句朗(即法朗)、领语辩(即智辩)、文章勇(即慧勇)、得意布(即慧布)。”其中慧布称得意第一,此乃最高的赞誉。

一位不愿往生西方的高僧 释慧布 - 天天要闻

后来,慧布潜心于《大品》,悟解大乘,调伏烦恼,收摄身心,梵行清净。精勤于禅坐,远离尘嚣纷扰,端坐如木,誓不讲说,以护持佛教为时务。后来游访北邺,更进一步涉猎过去所未曾见闻的,于慧可禅师处,一经交谈,便以言悟其意。慧可禅师曰:“法师所述,即是破除我见,没有更甚于此的。”而后能完全了解纲宗,纵心于讲席。后又游学齐国,写章疏六驮,携回江南,送予法朗,让其讲说。因原来所写章疏有所遗漏,又重回齐国,补全所缺漏者,又带回交予法朗法师。慧布本人则除衣钵之外,一无所蓄,专心慧悟,独止松林。超然世外,学者欣慕。

一位不愿往生西方的高僧 释慧布 - 天天要闻

慧布曾经造访慧思禅师,与之谈论佛法大义,忘餐废寝,毫无倦意。慧思以铁如意击打案几,曰:“万里空矣,无此智者。”坐中千余人同声叹悦。又与邈禅师论义,往返三日,接连不绝。邈禅师对其超群慧悟,极表赞叹。慧布虽有超人之慧悟,但向来卑身节行,不到处炫耀。梁侯景之乱时,天灾人祸,一时并至,慧布曾连续三日没吃上饭,至第四天,有人送食物给他,而似有猪肉之味,虽饥肠辘辘,但决意不食。虽然遭受如此灾难,也绝不滥行违戒。又曾患脚疾,医生让他吃韭菜,后来常自陈此罪。或见人乐生西方净土,即告之曰:“西方虽是极乐净土,但非是我愿,我之所愿者,乃于此土化度众生。在莲花中十劫受乐,不如在三途中受陈至德年间,慧布迎请恭禅师建立摄山栖霞寺,结众弘法,闻名于江南一带,远近名德,争相投止。而他本人则不做僧众的老师,下役使居下位的人,经常亲自缝补清洗,六时无缺。初扣犍椎,却已位居众首。理思幽微,端坐如木,见者无不肃然起敬。远近的名僧大德,向他请教佛法者无计其数。陈主以及诸王公大臣,都从他受戒,奉之如佛。到了晚年,食欲不振,皇帝敕他以乳牛,他则回施大众。茕焭孑立,谨严摄持,实为一代高僧啊!

一位不愿往生西方的高僧 释慧布 - 天天要闻

到七十岁时,向大众辞别云:“我还有三、五年的年限,但既已老了,不能行道,住世何益?常愿生于至今不曾有三宝的边远地区,好去弘传佛法。此地幸好各位都健在,望大家好好努力。”说后则拒绝饮食,眼看生命将绝。皇上下敕令医生诊治,他则不同意;皇后渖氏欲传香信,他也不许。临终时遗诀曰:“长生不喜,夕死无忧。因为生本无所生,灭本无所灭也。诸学士、徒众等并委托给恭禅师,我无所忧矣。”于陈贞明元年(公元五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栖霞寺示寂,世寿七十。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