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怀感
怀感。不清楚他的出身。一生操守行持刚强坚定,精进苦行努力学习,听到经典说 : “只要用很少的时间念佛,就可以得生极乐净土。”但是心中仍然有些怀疑而未能确信,因此前往请教善导大师。大师说 :“念佛决定可以往生,这是十方诸佛真实不虚的话,如果你能深信不疑,以至诚心称念佛名,应当会有证据来验证。”于是怀感即进入道场二十一日,精进念佛,然而并没有看到殊胜的瑞相。因此他自我悔恨业障深重,想要绝食断命,善导大师不允许,劝他更加努力精进。怀感因此更加用功修行,一心念佛。三年之后,感得阿弥陀佛放出金色的光明,又见到阿弥陀佛眉间的白毫相好,证得念佛三昧。著作有《决疑论》七卷,临命终时,见到化佛前来迎接,于是面向西方而往生。( 宋高僧传 )
唐 法祥
法祥。同州人 ( 今山西大荔县 ),少年出家,出家后即周遍游历各地参访求道。法祥一生清高贫苦、息心寡欲,栖息居住并没有一定的处所。后来安住在扬州的大兴国寺,有三十多年之久。平日修身极为稳重严谨,时常坐卧在一个大的房间,把前后的门窗都打开流通,迎着风而居止安住。平时以读经为功课,无论僧俗凡是有人向他问讯礼拜的,如果经卷尚未读完,绝对不和他谈一句话。
法祥法师以往生净土为他一生的期愿,凡是有所利益众生的事,必定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后来病得很厉害,有一个侍者名为参立,听到法祥连连地说 :“佛像、佛像!”,侍者回头一看,看到阿弥陀佛现出形象,停留在西边的墙壁上,清净光明就如同皎洁镜子所映现出来的一样,过一会儿才慢慢消失。接着香气和音乐充满了整个虚空,同时有一只白鹤从西方而来,环绕屋子飞行三圈,然后又往西方飞回去,过不久,法祥就命终往生。( 续高僧传佛祖统纪 )
唐 宝相
宝相。俗姓马。雍州 ( 今陕西 ) 长安人,年十九岁出家,行头陀苦行,六时精进礼拜忏悔,经过四十多年恒常不变。每天晚上课诵《阿弥陀经》七遍,持念佛号六万声。先后曾经阅读《涅槃经》一千零八十遍,并兼诵《金刚经》、《般若经》,终其一生都是如是精进修行。平日起居只吃冰冷的食物,穿着粗布的衣服,专注一心常具正念,无论早晚都恳切专注地观想忆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到疾病严重时,仍然自我要求继续课诵念佛,终究不肯中止休息舍弃功课。临命终前交代僧俗弟子说 :“一切事务以念佛为先,不要懈怠懒惰虚度一生,将来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等待相见。”又说 :“火化并弃舍分散我的尸体,不必劳苦地盖纳骨塔写墓碑纪念文。”说完就命终往生,享年八十三岁。( 续高僧传 )
唐 功迥
功迥。浚仪人 ( 今河南开封 ),专门行持普贤忏法,身体从不躺卧倚靠床上,如此精进修行达三十年之久。有一天在修行之中,他见到普贤菩萨骑乘着六牙白象,同时大地变成白金色。晚年的时候,专讲《法华经》,每次讲到《药草譬喻品》时,天空就开始降雨,又撰写《佛地论疏》,发愿将此注疏诠释经典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净土。注疏完成的时候,五色的异光照耀整个室内,功迥说 :“如果能够在此时乘着光明而见到阿弥陀佛,则我的愿望就满足了。”因此乃专心系念西方阿弥陀佛,然后绝食而往生。( 佛祖统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