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2021年09月19日19:17:02 佛学 1277

说起出家为尼,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里的惜春,她看透了贾府的兴衰荣败,知道繁华过眼,都是云烟,只有常伴青灯古佛,孤独凄凉才是人生最根本的真谛,所以说她选择了出家。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总而言之,女子出家当尼姑,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因为感情和事业上受到了不可扭转的挫折,让她们对于人生心灰意冷,不再有期待才会选择出家这条道路。但是在广东,有一家三姐妹,都在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出家为尼,原因是她们对于佛祖非常的虔诚。

一、与佛结缘

妙乐法师在十几岁时就选择了出家,并且她的两个姐姐出家比她的年纪还要小,这件事在当时就引起了当地的轰动,在妙乐出家的时候,她的母亲其实也是不支持的态度,因为她年纪很小,出家时才十几岁。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妙乐的母亲认为他的心智不够坚定,在庙里修行还不如在红尘中再修炼一番,想清楚自己究竟寻求的事是什么,再选择出家。妙乐出家,与她的母亲的信仰非常有关系,她的母亲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每日都吃斋念佛。

妙乐从小的时候就被母亲带着去寺庙里,清修打坐。,并且姐妹三人从小性格也喜静,不像同龄的孩子喜欢去游乐场或者是动物园玩耍,她们喜欢清静的地方,能够静下心来和母亲一道打坐清心。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她们的童年就是在寺庙中度过的,寺庙给了她们安宁和清静感,只要一有时间,姐妹三人都会一起去寺庙读经。妙乐法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童年没有玩耍而虚度了,她的童年就是用来追求真理的。

妙乐不像同龄的孩子,对于身外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她说自己从小做梦的时候,偶尔会梦见菩萨,这对于虔诚的她来说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从小就与菩萨结缘,这用于信徒的话说,妙乐从小就是一个有慧根的孩子。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妙乐之所以要小小年纪急着出家,是因为她觉得孩子是纯净的,她从小没有受到玷污,性格和心灵能保持对佛祖的绝对虔诚。但是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在红尘中会渐渐迷失了心境,不如早一点出家为尼,这样不会让自己虔诚的心灵受到蒙蔽。

二、姐妹出家

妙乐和她的两个姐姐,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母亲会经常在家里的蒲团上跟前面三人讲佛法,妙乐听了很多很有隐喻的宗教故事,对于佛祖救人,印象深刻。她认为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也不是为了一口饭饱腹,而是要活得有意义。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人要活得有意义,就是要在这些经文中追求真理的同时,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苦难的人民。女儿们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宏愿,让母亲倍觉欣慰。妙乐法师的大姐和二姐,都在十几岁的时候,皈依了佛门。妙乐法师也在8岁的时候,皈依佛门。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妙乐的两个姐姐,对于佛法只能算是热爱,妙乐却不能简单称之为痴迷,简直是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她基本上一有空闲就往寺庙里跑。两个姐姐在成年以后都选择了剃度出家,但是妙乐与她们俩就非常不同。

妙乐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盘算着初中毕业以后出家了,妙乐母亲不同意她这幺小小年纪就出家,因为寺庙,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公共场合。妙乐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寺庙里,让自己的母亲担心她的安全。并且她的阅历还不够丰富,要出家,可能会有一些不理性的因素在作祟,要年龄再稍微大一点,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再选择出家。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并且现在的社会不像以前,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能力,妙乐虽然想着与尘世脱离关系,不参与社会工作,但是基本的知识积累还是要有。

妙乐的心却十分坚定,不顾母亲的反对,并且还就母亲焦虑的问题一一说服了她,最后她和母亲达成协议,读完高中以后再选择出家。

于是妙乐在16岁的时候在普贤寺出家,妙乐法师的法号叫做释觉超,由于从小就有慧根,十几年来对于佛教都非常的虔诚,著名的印进法师愿意收他为徒弟。

三、成为住持

虽然说妙乐从小有慧根,但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寺庙的枯燥生活还是和在家里接触佛教知识然后清修是不同的,每日都是晨钟暮鼓,她一开始是在天福寺佛学院,后来又到五台山去学习佛法,最后还是觉得福建的佛学院更适合自己就留了下来。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妙乐也有着属于少年人的好奇心,并且寺庙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打坐,对于她来说还是有些不适应,这种活泼调皮的举止也让她的师傅们有些头疼。妙乐的天赋又很好,一些修行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人都不如她对于佛法的造诣深厚。

师傅们为了让她更快地进步,还是决定把她的缺点跟家人们沟通一下,便叫来了她的大姐和二姐,跟她们说了在她修行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大姐和二姐听了以后,跟自己的妹妹谈心,让妙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能够更加静下心来修行,进步更加快。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妙乐在20岁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修行更上一层楼,选择了闭关修炼。妙乐出关以后,她的佛法造诣赢得了庙里众人的认可,在24岁时就成为了普贤寺的住持。

四、总结

妙乐成为住持以后,寺里的生计问题也是她要考虑的一个点,妙乐并不像一些方丈一样想方设法,把普贤寺打造成一个品牌,让各路人马前来游玩。是在保持基本的香火,能够让寺里的众人不愁吃喝以外,就知足常乐没有再宣传了

广东一家三姐妹先后出家为尼,两个担任寺院住持,网友都称太可惜 - 天天要闻

她对此作出的解释是,过多的人前来寺庙游玩,会让寺庙与红尘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修行的虔诚信徒会觉得影响了他们的清修,产生不满再去别的寺庙。

在这个人心欲望不断膨胀的时代,依然有一些人能够至始至终,遵守自己的初心,达成自己心中的愿望。妙乐法师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尊敬的对象,她在修成大道的路上会走得更远、更稳。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