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1960年 侯民杰摄

福州茶厂职工经过短时间的奋战,实现了从毛茶加工到成品装箱入库的机械化生产,全厂手工制茶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工人由原来的2800人减少到800人。

侯民杰摄

1960年7月5日,福州归国华侨和华侨眷属举行大会,强烈抗议印尼爪哇枪杀华侨妇女暴行。

1961年 侯民杰摄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脱胎漆艺老艺人李芝卿,把40多年来丰富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是他在指导福州市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生产实习。

1962年 许必华摄

木雕老艺人陈依媄正在把自己的技法传授给他的女儿——学徒陈丽明。他们都在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1963年 杨湘贤摄

福州市动力机厂青年钳工王水强(右三),七年来走遍福州市郊和闽侯闽东两专区十多个县,为农村人民公社修理动力机械1800多台,还培训了不少动力机手。

1963年 杨震河摄

坚持贯彻勤俭办企业方针的地方国营福州医疗化工厂,由过去只能生产脱脂棉的小工厂发展到能生产六种产品,上缴给国家的利润为国家投资总额的三倍多。

陈台辉摄

1963年6月5日,福建省和福州市各界人民举行盛大集会,热烈欢迎徐廷泽驾机起义光荣归来。

1963年 杨震河摄

徐廷泽在福州地区先后参观了工厂和农村人民公社,并游览了福州著名的风景区。这是参观洪山人民公社黎明生产大队的人工降雨器。

1964年 相知摄

福州灯泡厂的产品经1964年第一季度全国灯泡质量测试评比,得总分96.4,名列第一。这个灯泡厂是1960年投入生产的,在第一次参加全国灯泡测试评比时,被评为最后一名。

邻居卓珠俤三年来天天主动帮助吴巧金挑水煮饭,买柴买米 1964年 杨震河摄

陈吉官(左)和福建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陈俊鸿中医(右)给吴巧金看病

福州通用机器厂工人林桂官的妻子吴巧金,在1961年5月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突然发高烧,昏迷不醒,虽经医院抢救,最终全身瘫痪。然而四面八方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得到工厂和邻里帮忙,全国各地寄来了近千封问候信,和200多张替她治病的祖传秘方。

荣立二等功的民兵:(左至右)林河杰、林细细、林朗朗、林红红 1965年 夏维扬摄

常备不懈的罗源县濂沃公社下沃大队民兵,在1964年9月11日全歼匪军特种军事情报室“建龙小组”武装特务。

杨震河摄

福建省各界人民、福建前线部队2万多人,1965年11月17日在福州市隆重举行祝捷大会,热烈庆祝我海军护渔舰艇部队击沉击伤匪军舰各一艘的重大胜利。

1965年 相知摄

图为福州华侨塑料厂生产的聚氯乙烯泡沫拖鞋。

1965年 萌颖摄

十年九旱的平潭岛入冬以来各公社社员积极展开打井活动,为争取农业丰收创造有利条件。水井是这个海岛上的主要水利设施,一口新井一般可以灌田80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