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月份,一场大雪后的三九天,天气极寒,正是加工粉条的好时节。按照去年十一月的约定,我开车去包联帮扶的渭北某县贫困户张丽弟弟家,参观粉条加工。大雪后的村庄完全变了模样,以致我开车都走过了。绕回来时候,碰到张丽,他把我领到粉条加工作坊,然后默默走开了。
张丽天生残疾,半身不遂,智力有些许缺陷,能听懂些简单话语但是讲不出来。他与母亲冯云生活,一户两人被评定为贫困户。他在粉条加工场只能帮助弟弟张龙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听村里俱书记说他还很热心,经常帮助村里其他人干活,虽然帮不了什么大忙。十一月初走访时,正巧碰到张丽和母亲冯云在作坊外帮助弟弟挑拣待加工的红薯。挑拣和清洗红薯是做红薯淀粉的第一步。加工粉条分为做淀粉和挂粉条两大工序。做淀粉的红薯,跟我们平常吃的红薯不同。
用的是另外一种丝大的红薯,虽然品相难看,大小不一,但是出粉率要更高一些。红薯经过粉碎、和着井水打浆、过滤,然后流进彩条布围成的池子里沉淀,十几个小时后的半夜,张龙要起来把池子里上层的水放掉。天亮后,他和雇来的伙计把湿淀粉用袱子打包,像豆腐包一样吊在椽子上晾干。淀粉被吊成一个个上方下圆的雪白的“粉砣”,然后暴晒切块即可备用,关中人把淀粉叫“粉面子”,主要有红薯和土豆做成的两种。
太阳升起,天气稍微转暖,房顶的积雪和房檐的冰溜子开始融化,滴滴答答掉落下来。烧水的档口,大婶忙着从外面的小车上铲碳,再用竹笼提进来用水搅拌好备用。正说话间,大哥的老婆带着口罩进来了。村里有老人过世,关中的风俗是“红事叫,白事到”,大哥要去主动帮忙,他媳妇只好拖着感冒的身子来替班。听大婶介绍说,挂粉的工序还有两个步骤,挂在架子上的粉要在房间用布围着“焗”一夜。然后在第二天凌晨趁天冷拿出了“冻”硬,互相粘在一起的粉条才会松散开来,然后用井水在池子里冲掉冰凌,最后再挂起晾干。张龙说,加工粉条工序多,赚得都是起早贪黑渗透汗水的辛苦钱。
时过中午,我告辞回家,顺便给家里买了两袋子粉条。张龙说这个粉条全靠西安做粮油生意的朋友和周边尝过得朋友口碑相传销售,目前没有品牌和包装,而且现有的土作坊,只能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加工大约20万斤红薯,能做5万斤左右的量,目前也只能这样小成本运作。
冬季,闲不住的农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传统的工艺和诚信朴实的质量观念,低成本运作,给人间带来美食,给乡亲们带来家门口的打工机会,让我由衷感受到敬佩和感动。
冬日的粉条作坊无疑也是农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2017年11月,张龙家的粉条加工土作坊,母亲和残疾哥哥张丽丽帮助挑选红薯。完成粉条加工的第一步,加工做淀粉。
大婶“拨粉”、大嫂“捞粉”,最后那个大嫂“挂粉”,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张龙盯着运动中的漏粉盆,确保出粉匀称,丝毫不敢马虎。
张龙请来的做粉条的把式张大哥,他用眼睛一直盯着流速,感受着韧性,根据情况微调面与水的比重。
大嫂从水缸里捞出凉透的粉条,沥干粉条表面的水,准备挂粉。
简易的拨片不停搅动,让上漏盆前的淀粉的流动顺畅有韧性。
张龙和张大哥把和好的面从搅拌机里移动到面盆里,准备漏粉。
正在和面的张大哥和张龙。
简易的粉条土作坊,一切都是简单实用,劳作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人人脸上溢满笑容。
大锅连着小水缸,大哥把粉条从第二个大锅移到水缸里,进一步“凉粉”,大嫂挂粉沥水。
张龙介绍着挂粉条的工序和要点。
烧水的间歇,大婶大嫂们在聊天说笑。
吃上午饭,品尝自己制作的粉条美味。
贫困户冯素云和残疾人儿子张丽丽
挂好的粉条要在房屋里“焗”一夜,第二天凌晨趁天冷拿出了“冻”硬,互相粘在一起的粉条才会松散开来。这都是挂粉条的“窍道”。
富平的红薯粉条很有名,冬季,闲不住的农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靠着土作坊传统的工艺和诚信朴实的质量观念,低成本运作,给人间带来美食,给乡亲们带来家门口的打工机会。粉条加工作坊,这也是一名扶贫干部记录的一个贫困户家里的故事。
——张伟明(陕西人文地理摄影家协会会员。参加过陕西人文地理摄影培训班学习,在2016年到2018年在富平挂职扶贫期间,拍摄扶贫图片,撰写扶贫纪实。文字和图片互为补充,纪实更加生动详实。)
● 渭南民间纪实摄影展第一季《渭水谣》即将亮相陕西孚道美术馆
● 卢二强||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22《渭河肖像》
● 景昭君||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21《渭河放生》
● 王宏林||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20《华山挑夫》
● 杨靖军||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9《一条河流的夏天》
● 李明强||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8《河 殇》
● 张娟莉||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7《渭河雪日》
● 朱利秦||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6《渭河子民》
● 徐 晖||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5《足 迹》
● 刘阿莉||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4《渭水有痕》
● 郭建强||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3《最后的渡口》
● 王凤琴||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2《渭河四季》
● 刘渭林||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1《飞 翔》
● 范晓波||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10《舞 台》
● 刘 琳||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9《老城碎戏》
● 王长江||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8《走近渭河》
● 王 蓉||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7《韩城老街》
● 苗渭宁||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6《流动的风》
● 宋渭涛||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5《营 生》
● 骆晓东||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4《渭和朋友》
● 刘晓明||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3《渭水淼淼》
● 刘晓红||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2《洛河人家》
● 闪胜利||渭南民间纪实摄影第一季《渭水谣》之001《踏水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