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2022年12月09日22:59:08 美女 1347

这是一组拍摄于1933年的甘肃地区的老照片,照片的拍摄者是一个名叫卡特·霍尔顿的美国牧师,卡特·霍尔顿的中文名叫海映光,卡特·霍尔顿曾经长期在华游历及布道,时间长达近十年。1933年,卡特·霍尔顿在甘肃地区传教的过程中,拍摄了大量记录当时的甘肃各地社会生活的图片。下面的这组老照片就拍摄于这一时期。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兰州黄河铁桥,一支驼队驮载着货物走在桥上,这应该是来自青海的商旅。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白塔山下,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历经百年沧桑,畅通黄河两岸。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甘肃夏河,用牦牛运水的两个撒拉族儿童,女孩骑在牦牛上,男孩在后面赶着牦牛行走,这俩孩子应该是一对小兄妹。当时的夏河县即现在的循化,因境内大夏河得名。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甘肃夏河,正在扬谷的撒拉族农人。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循化、化隆以及甘肃的一些地区。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甘肃临潭,一个站在大树下的小女孩。小女孩身后的大树用木栅栏围了起来,上面挂满了木牌子,木牌子上写的字看不清楚,很像如今的景区里大树上挂的许愿牌。临潭古称洮州,千百年来一直是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被史家称为北蔽河湟,西控番戎,东济陇右的边塞要地,是唐蕃古道的要冲地段,史称“进藏门户”,是有名“茶马互市”。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甘肃河州,一座巍峨高大的城门楼。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地处甘肃中部西南面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临夏,大夏河上简易的木桥,桥上有一队脚夫和商人及驮着货物的骡马经过。木桥由粗大的原木和木架搭成。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的临洮,农人在厚厚的黄土台面上开垦出的梯田。这些梯田大多数是狭长形,层层叠叠,非常壮观。

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一个美国牧师眼中雄奇的雍凉大地 - 天天要闻

1933年,临洮城西的永宁浮桥,临洮,古称狄道,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洮河从狄道穿城而过。洮河从西岩山的峭壁下往北流去,远处河面上一条珠链似的便是永宁浮桥,浮桥是用船搭建而成的,这里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渡口。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