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摄影作品228《烧饼》

2022年07月02日20:03:29 美女 1463


原创摄影作品228《烧饼》 - 天天要闻


原创摄影作品228《烧饼》 - 天天要闻

拍摄时间:2022年6月29日16:56

拍摄地点:北京

拍摄设备:iphone11

烧饼

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缙云烧饼、温县古面坊传统(老面)烧饼、黄山烧饼、传统烧饼、湖沟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掉渣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

我国“烧饼”的历史十分悠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己有关于烧饼的记载,其云:“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复。饼肥美,可经久。”详细记载了烧饼的制作方法。烧饼与胡饼是有相似之处的。首先,两者均是传自西域胡人的食品,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七《陀罗尼集》第十二卷记载:“胡食者,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明确说烧饼、胡饼都是胡食。其次,胡饼的制作方式是烘烤的,烧饼的制作方式也是烘烤的,如《齐民要术》所载“作烧饼法”是“炙之”。“炙”即烤。又宋黄朝英《缃素杂记》也记载“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忠国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火烧和烧饼

有些人一直分不清烧饼和火烧的区别,有时到商贩那里买,不知道叫什么。有时喊烧饼有时喊火烧,把商贩都搞蒙圈了。其实火烧和烧饼还是挺好区分的。首先烧饼是烤出来的,火烧是烙出来的,或者先烙在烤的。第二,烧饼有芝麻,火烧没有。第三,火烧有很多种制作方式,有糖火烧,肉火烧,素火烧,褡裢火烧驴肉火烧等,可以搭配各种馅料,甚至可以夹油条,油饼。烧饼一般无馅料,最多烤出来自己单独加点鸡蛋或者火腿。第四,火烧形状可以千变万化,可长,可方,可圆,甚至可以做成嫩牛五方形。但是烧饼也就是圆的。第五,烧饼一般是发面做的,而火烧大多是死面做的。照片中体现的就是典型的火烧,可以用来夹肉,做成肉夹馍。根据传说可以肯定一点就是火烧比烧饼历史短,也就是说先有的烧饼后有火烧。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一天黑夜,刘秀被追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疾奔的马跑到一棵大树前突然停下,任凭刘秀怎么打,就是不走。眼看追兵逼近,刘秀绝望地准备拔剑自刎,突然出现一老者将他拉下马,推到大树背后,并嘱咐他不要动。黑暗中追兵呼啸而过,刘秀暂时得以平安。大树是棵千年树龄的古槐,三个大杈向上伸向四周,树干粗大到五个人合抱才勉强围得过来,树冠像一个倒扣的大锅,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站在树下看不到阳光,大树中间有个树洞,体积足以容纳三人。刘秀听从老者建议,当晚暂时藏在了树洞里,不一会就睡着了。一觉醒来,闻到一股烧饼发出的面香味,顿时觉得饥饿难耐,刚想出洞要吃的,忽听马蹄声由远及近,知道是抓捕自己的追兵又到了。追兵来到了大树下,看到老者正在打烧饼,一哄而抢,连吃带拿,一个没剩。然后威胁道,见逃犯刘秀马上报告,否则,按私通要犯定罪,而后扬长而去。老者心中暗惊,这才知道昨晚所救之人竟是刘秀。追兵远去,刘秀知道身份已然暴露,离开树洞对老者说:“我已几天没吃东西,能不能弄些吃的,最好是刚才那喷香的烧饼。”老者答:那烧饼是用发了的面做的,现在哪有发面呀,刘秀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恨不得马上吃到,急说你不用发面了,用面做熟了就行。老者于是马上和面开始做吃的。因为死面不好和(北方民间称不发酵的面为死面,他就用食用油涂在面上,怕不好吃,又在面里加些盐轻揉做成烧饼状,开始在锅里烙饼。饼发出的香味让饥饿的刘秀等不到全熟拿起一个就吃,一吃,确实没熟,但又不好意思放回去,于是顺手掰一个丫型树杈把没熟的饼放在杈上,在火上烧了起来,一会儿死巴巴的圆饼变得又鼓又大,拿起一吃外焦里嫩比烧饼好吃多了。刘秀喜出望外越吃越香,老者拿起一个尝了一口,也觉得这种新做出的面食色香味美,他灵机一动请求刘秀说:“请给这种饼起个名字吧!”刘秀想了一下,说:“用锅做出来叫烧饼,你用死面做又加油盐在锅里没烙熟,我在火上直接烧,那就叫火烧吧。”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