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不想读书了,该怎么回答

现在很多人都在诟病中国的应试教育,呼声最高的就是孩子负担重,扼杀孩子的天性等。

不能否认,有些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甚至很多学习的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并没有什么用,孩子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个情况并不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但要知道的是,在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你不能改变这种体制,那就要你去适应它。

所谓适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样。尽管应试教育可能仍是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全国统一的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中国有多少贫穷落后的孩子可以靠这个来走出家庭见到外面的世界。

1

孩子不想上学?好好沟通才是关键

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偷懒是常态,或者明明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不见起色。

现在中小学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每个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非常多,每天晚上回家,做作业到晚上十点都是正常现象。

很多孩子久而久之就在抱怨,做作业太烦了,为什么要上学,不想继续读书了,太讨厌了。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今天可以不去上学吗?我想在家里。”

“上学太无聊了,一点都不好玩,我今天不去了,打死我也不去上学。”

以上这些话,几乎每个孩子都曾说过。

遇到这种时候,有些家长会强拉硬拽地把孩子拖到学校,有的家长则是拿零食引诱谆谆告诫,也有的家长大发雷霆又打又骂。

所以,当听到孩子说自己不想去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先不要急着发火生气,而是先想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听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

 很多时候,孩子说“不想上学”,其实就像大人说“不想上班”一样,仅仅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他们需要的,也仅仅只是父母的理解和宽容。

 如果我们能够平心静气地听一听孩子的理由,让孩子有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家长做什么,孩子自己就能找到状态,回归到上学的路上。

 而如果你在听了孩子的理由之后,觉得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学校和同学,那就更加不能埋怨孩子,而是应该主动找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以解决真正的问题。

2

读书很苦,但是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很快乐

上学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古今中外,大概没有一个孩子喜欢上学。 

区别只在于,有的孩子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于是坚持了;有的孩子被上学的苦累压垮了,所以屈服了。

如何让孩子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这是所有家长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

爸爸妈妈要告诉孩子一个目标,在为了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付出自己的时间和汗水,并且直到成功前都要不停的努力。这个过程是肯定是不快乐的。

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辛苦努力获得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表现出来。

孩子是皮筋,父母老师是拉紧皮筋的人,拉力太大会崩断。

孩子的天性活泼,对感兴趣的东西有着无穷的求知欲。

但现实是,孩子在学校面对的是单调无趣的校园生活、激烈的竞争环境还有焦虑的教师群体,考试和名次造成的压力已经把孩子逼得喘不过气来。

与此同时,原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里也同样充满着竞争意识。

“今天默写几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看来是关心的询问,却在无意中对孩子施加了更重的压力。

此时的孩子就像一根细细的皮筋,而老师和家长就是在两头拉紧皮筋的人,随着拉力越来越大,皮筋越绷越紧,如果不放手,那么皮筋迟早会断。

在青少年儿童心理的临床研究当中发现,当孩子感受到压力时,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一般不会在小学阶段发作,但一到初高中就像一个地雷一样,一触即发。

为人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是正常的,但些殷切的期望,家长们放在心里比挂在嘴上更好。

“考清华、上北大”,这些具体化的指标式期望,只会造成孩子的无尽的焦虑和压力,让孩子抵触学习。

有能力创造让孩子愿意学习的环境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3

正确的时候,父母就该逼迫孩子

蔡康永先生说过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走在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

告诉孩子,如果在人生的早期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必然会后悔。

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

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做他已经选择的,那就是父母的责任了,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会吃苦;今天不努力会努力一辈子。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