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历时75年研究:孩子之所以会“变笨”,和这6个习惯有关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很聪明的,生活、工作、学习上都可以很好。而这些就需要一个很优秀的大脑来支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大脑都是很聪明的。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小的时候看这个孩子挺聪明的,但是长大之后就越来越笨了,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他们都是有共性的。

斯坦福大学教授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讲中,提到了格兰特实验,这项实验结论是哈佛大学历时75年才得出的。该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发展很容易受到家庭行为习惯的影响。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家庭行为习惯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但是,具体有哪些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商发展呢?

格兰特实验”研究表明:孩子变“笨”,孩子“变笨”,这六个坏习惯成“始作俑者”。

1、不吃早餐

早餐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顿有营养的早餐,能够让孩子的身体机能处于一个很充实的状态,保证一天的良好精神。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早餐也是一天营养的第一步。

有一项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早餐的孩子身体发育比正常孩子更迟缓,大脑的营养不能及时供给,从而导致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大脑或越多而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笨。

2、总是批评孩子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去批评孩子,教育孩子,而不是和孩子沟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这种长时间的批评,会导致孩子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这种情况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商跟情商。

在哈佛的这项长期研究中就发现,经常被父母批评教育的孩子,思维会变得更加迟缓,记忆力也会变得更加差劲。

3、晚睡、熬夜

熬夜、晚睡就会加大孩子大脑的工作量,使孩子的大脑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会导致孩子大脑供血不足,从而记忆力和专注力都会下降。致使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背题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记住。这样孩子的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就会影响孩子的整体成绩。

4、把书籍当“催眠曲”

有的孩子由于长时间玩手机玩电脑,在睡觉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进入睡眠,就会选择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当作“催眠曲”,使自己快速的入睡,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对书籍有一个自然反应,就是看到书困,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逐渐下降。

5、孩子情绪积压

有的时候孩子受到了委屈,也会有一些情绪需要宣泄。但是孩子想跟父母说,却被父母一句吼叫给憋了回去,导致孩子的情绪长时间无法释放,造成积压。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情绪管理,甚至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正确地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6、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家庭虽然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但是如果家庭中有一个正在学习的孩子,吵闹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充满噪音的环境下,孩子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即使再聪明也于事无补,好好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育儿有方法#

专注力这个问题我也用过了很多办法,最后我选择了绘本。

关于绘本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怎么选才好,所以在能给孩子买书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去网络上扒。这样也是我的实际体验,多次尝试后,我还是决定了买实体书回来,就选择的这本德国好奇狗的《专注力训练》。

我在网上也扒到过这样的,觉得不错,最后选择了这套书,而且是一套7本,除了培养专注力,还可以培养记忆力、判断力、协调力、观察力、学习力。运用各种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书中不仅利用常见的走迷宫、找不同等游戏,还将数学、英语、常识方面的知识融入到一些思维游戏中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