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妈妈跟我聊天这样说道:
宝宝17个月,别的孩子都开始说话了,我的孩子连基本的爸爸妈妈都不会。
叫他名字也不回应,每天只喜欢玩他的玩具车,跟别的小朋友待在一起就会走开。
有朋友说我孩子像自闭症的症状,但是去医院检查说是疑似自闭症,这代表孩子是正常的吗?
很多家长可能即使拿到的医生诊断是疑似自闭症,但是仍然放心不下,因为孩子确实存在客观的能力问题以及行为问题。但是孩子却不能被确诊是否就是自闭症,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疑似自闭症。
所谓“疑似”,意思就是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跟自闭症的表现很相似,或者某些表现是一样的,但是却又不满足自闭症的典型表现。
比如孩子不说话,尽管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语言障碍,但是大家别忘了,语言发育迟缓也是有语言能力落后的核心表现。
发育迟缓不一定是自闭症,但是自闭症一定伴随某些能力上的迟缓。
而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虽然是社交能力障碍的表现,但是也有另一种原因,就是孩子本身性格问题。
自闭症的判断标准,是孩子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一般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孩子,几乎是会被判断为自闭症的,但是如果只满足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是不能被判断为自闭症的。
那么孩子的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重复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呢?
ONE
社会交往能力缺乏
孤独症的孩子对个人交往没有动机,有的孩子呢,虽然对个人交往有动机,但是缺乏起码的社会交往的一些技能。主要体现如下:
主要体现如下
孩子对人不感兴趣,见到人就想往一边躲,那如果孩子对人都不感兴趣,那社会交往就没有办法进行。
有的孩子虽然具备跟人交往的动机,对人感兴趣。但是他没有社会交往的技能。
所以当孩子跑到一个人面前,想和这个人玩,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发起邀请。或者别人跟他发出邀请,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所以他跟别人之间的交往是很难继续下去的。
还有一孩子,他们具备初级跟人交往的能力,比如:跟人打招呼,也回答其他人的一个问题。
但是他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社会交往,比如交流情感,交流感受,他就做不到
TWO
沟通障碍
绝大部分孤独症的孩子之所以被诊断就是因为他们的沟通,体现在语言与非语言上,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落后的太多太多。
主要体现在:
孩子不会仿说,比如:你让他说“啊”,孩子说不出来。你让孩子说“妈妈”或者“桌子”这些难一点的词,孩子说不出来。
还有一部分孩子虽然能仿说,但是遇到长一点的句子就出现了困难。
还有一部分孩子虽然能仿说长句子,但是不会用仿说的句子来主动表达。比如你拿个苹果如果不提示他,他就不会告诉你这是苹果。
还有些孩子可能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比如可以回答你这是苹果。但是他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不会主动的提问。
对于沟通能力,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很多家长反映说“语言已经不是作为自闭症诊断的标准之一了”,对此大家可能有些误解。
孩子是否具备【口头语言】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孤独症的标准,但是孩子是否能进行语言沟通是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
语言是包括很多,例如口语、肢体语言、书面语言等等,有的孩子没有口语(例如聋哑人士),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进行交流,但是自闭症儿童,如果没有接受专业的干预训练,是很难备用这些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
THREE
刻板行为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刻板行为,兴趣狭隘,他们可能只对空调板感兴趣或者对电风扇感兴趣,而对周围发生的各种新奇的事情,他们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 有许多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把地上的鞋子摆得整整齐齐;或一遍又一遍地把桌上的小盒子放得整整齐齐。
◇ 有些孩子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某段音乐、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
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上面三个特征,那他多半就是有孤独症倾向,需要赶紧去医院诊断。
申明:
稿件来源于平台原创或网络转载,用于志愿者交流学习使用,若涉及版权,或版权人不愿意在本平台刊载,请与小编联系,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赛鸥公益.
感统训练志愿者服务中心
Saiouv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赛鸥公益是由杭州市下城区卫健局,共青团杭州市下城区委员会、杭州市下城区残联、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致力于关心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公益组织。指定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作为杭州市下城区赛鸥青少年感统训练公益服务中心唯一训练机构,通过招募社会爱心人士,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志愿者感觉统合训练教学技能,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培训健康讲座,普及感统训练知识方法,开展青少年感统训练公益服务项目,"赛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公益援助活动正在孩子们提供精准帮扶。
by 赛鸥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