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孩子喜欢抱着他的安抚物,是亲子关系不好吗?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平淡、或辉煌,但终将都像射入夜空的烟花一样归于沉寂。
对个人有意义的,只有生命过程中的体验。
体验的好或坏,和我们一生的经历有关,也和我们自己内心如何看待、处理这些经历有关。更积极、更强大的内心,可以让我们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关系,也能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才能拥有更积极、更强大的内心?除了遗传上的性格差异,剩下的应该就是成长过程中大脑处理各种正、负面刺激过程中形成的应对模式了。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家人是孩子主要接触的“环境”,也是孩子大脑刺激的主要来源,所以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亲子关系一直备受心理学界重视的原因。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和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更好的安全感,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以及长大后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快乐、幸福地过完一生。
虽然亲近、呵护自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仅仅依靠本能,未必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才会有“是不是溺爱”这些担心,以及有“打骂孩子是不是一种挫折教育”之类的争论。
另一方面,在对依恋关系有所了解之后,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会特别敏感,比如在新环境下不爱说话,比如喜欢抱着自己的毛绒玩具,也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导致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所以和孩子生病的护理一样,孩子的心理成长,养育沟通同样是父母们需要学习的。
怡禾曾邀请美国爱荷华大学儿科系发育行为儿科博士后、美国行为分析协会认证行为分析师徐桂凤医生,开设过一堂关于亲子依恋养育的专栏,教大家正确认知亲子依恋关系。课程内容如下:
3人拼会员仅需269元/年,通过下面海报可参与拼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