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运衰败,必出奸人”:这几类亲人,容易拖垮家庭

孔子说过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冉有和子路跟孔子说,季氏准备向颛臾国用兵了。孔子回应,我看季氏的忧患,不在于颛臾国,而在于他们内部本身。

这就是成语“祸起萧墙”的由来。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家庭是否兴盛,既跟外部环境有关,也跟内部环境有关。一般来说,外部环境影响不大,内部环境如何,才是关键所在。

大家都在这个世道生存,所面对的大环境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家庭之间所比拼的,就是内部的情况了。家中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里人造成的。

家运衰败,必出奸人。这些亲人,会拖垮你的家庭。

一、总爱窝里斗的亲人,会拖垮家庭。

“窝里斗”的文化,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基本上,只要家庭稍微有点矛盾,各方就会蠢蠢欲动,嫌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晋时期的司马家族。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传位给“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由于司马衷天生痴傻,所以皇后、司马家的亲王,都想夺取大权。

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率先开始了窝里斗,不仅算计叔伯兄弟姐妹,还算计丈夫。司马家的亲王们,也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到几年的时间,司马家族的窝里斗,导致了天下大乱,胡人趁机攻陷中原,西晋灭亡。幸好司马睿衣冠南渡,才保住了司马家仅剩的实力。

从衣冠南渡的那一刻开始,司马家族也从一流家族,沦为三流家族,彻底成为了吉祥物,被王、谢等世家大族拿捏。

再有钱的家庭,也经不住窝里斗。内耗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离崩溃、消亡不远了。

二、讨好外人,而欺负自己人的亲人,会拖垮家庭。

有一种人,既常见,又让人不理解——讨好外人,而欺负自己人的亲人。

你的身边,可能就有这样的亲人。对于他们,你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轻重不分,总是将最和蔼的一面留给外人,而将最差劲的一面留给自己人呢?

四个字,欺软怕硬。他们对家人熟悉,知道欺负了家人,家人也会原谅他们。而他们对外人不熟悉,害怕说错了话,得罪了别人。

讨好外人,而欺负自己人的行为,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只要有了第一次,后续他们就会得寸进尺,将亲人当成发泄怨气的出气筒。

一次两次,家人会原谅他们。可如果死性不改,家庭大战就不可避免了。再亲近的关系,终究也会产生一定的裂痕。

欺软怕硬,其实是人之天性。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欺负自己人的天性呢?就一句话,人教人,教一百遍都不懂;事教人,一遍就让人印象深刻。吃过亏,才有可能改变。

三、控制欲极强,而又认知落后的亲人,会拖垮家庭。

一个人,如果认知跟得上时代,那他控制欲强一点,也没啥问题,至少身边人也会跟着他一起获益。

反之,一个人,如果认知跟不上时代,那他控制欲太强,就容易让家庭陷入到“代代贫穷”的死循环当中。

你读过书,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出路。可家中的长辈不同意,非要你走他们的老路,不走就说你不孝顺。如此,你走了他们的老路,跟着他们一起受苦、贫穷。

为什么古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因为很多人都缺乏自知之明,不懂得自己有多少斤两,就容易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亲人、家庭。

人呐,如果认知存在局限,跟不上时代,那不妨降低自己的控制欲,让身边人,尤其是子女后代,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才是家庭兴盛之道。

家庭之间最大的差距,看似是金钱、物质的差距,实际上是“认知”的差距。

四、只顾自己,不懂体谅的亲人,会拖垮家庭。

如果是孑然一身,没有家庭的光棍,那只顾自己,活得自私,这是说得过去的,也终究是人之常情。

可如果有了家庭,牵扯甚多,那只顾自己,活得自私,就说不过去了。人在家庭当中,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家庭整体的问题。

家庭好,自己才会好。家庭不好,自己也会走下坡路。个人与家庭,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本就容易闹矛盾,该如何相处呢?就两个字,体谅。你体谅我,我也体谅你,一家人的关系才会和谐。

体谅,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困难了。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注定不会包容、体谅身边人的过错。

说到底,都是白天不懂夜的黑。所有的家庭冲突,都是不懂体谅造成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