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的心声,快到年终了,我该交一份怎样的“财务报表”?

本篇文章是咱们一束光育儿交流群一位妈妈的分享,第三篇。

第一篇:

在一束光育儿学习交流群看到朋友分享了这张图片。

很多年我都在做“我+问题=打败孩子”这件事,今年开始,我要慢慢地学习“我+孩子=打败问题”。

十年全职妈妈,我过得很辛苦,但不称心乃人生常态,毕竟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每个人的家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据说幸福的家庭也有69%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要想家庭幸福,我们需要学习与问题共存。

我是一个对问题敏锐的人,很多时候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所以我喜欢揪着问题不放,很想要解决问题,经常跟问题齐头并进。

我并不想站在孩子和家人的对立面,但当我跟问题站在一方时,我自己就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越是想要解决问题,但由一个问题又牵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孩子的作业问题牵出亲子问题,亲子问题牵出教育理念不同的问题;

因为冲突带出婆媳问题,婆媳问题得不到解决,究根问底是夫妻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又溯源到信仰问题。

问题多而又多、深而又深,最可怕的是无解。

最近在学习6a的力量,讲到了接纳。

上面蓝图里讲到了我们没有共同的蓝图,又在我们不同的差异里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02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怎样,他都是我的孩子

五年的亲子冲突,触发点大多是作业。我就在思索,到底什么是接纳呢?

十年的全职妈妈,我有很多的自卑,很多的自怜,很多的受伤……

孩子,就好像是年终总结大会上的那份年度报表。

自己的价值、付出都被无情地践踏,毫无回报,谈何接纳?

我们生活在一个表现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真实,是带有厮杀的竞争,是成者王败者寇的社会。

接受平庸、享受生活,似乎是天方夜谭,够不到的天花板。

在这样的现实里,一个似乎是没什么价值的妈妈,如何接纳一个充满问题的孩子?

蓝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渐行渐远,于是我抬头仰望,期待从信仰里找到答案。

在我的信仰里,婚姻有一个目的,它让我们去经历无与伦比的爱,是无论如何定意要爱到底的永恒之爱

那么我的孩子是因为配被爱才值得被爱,还是因为我定意要爱他,他才值得、才配呢?

我是因为配,才成为父母的?

还是因为成为母亲,才努力学习配得上这个角色呢?

我其实很早就接触到接纳这个名词,它却只是一个名词,从来没有成为动词并真实出现在我孩子的生命里。

难怪我付出如此之多,充满了委屈,孩子还看不到我的付出。

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怎样,他都是我的孩子。无论他表现如何,我都愿意原谅他,帮助他重新站立。

问题是我们总是比较容易原谅自己,却不容易原谅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接纳。

理性告诉我:

当接纳发生时,不顺服的孩子是值得被爱的;

成绩不好的孩子是值得被爱的;

惹了麻烦的孩子是值得被爱的;

不肯分享的孩子是值得被爱的;

写作业困难的孩子也是值得被爱的……

当我这样定义接纳,定意去爱孩子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我翻过了接纳孩子这座山,发现还要翻一座更高的山,那就是接纳老公!

还记得那一年学习《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我开始学习以顺服来表达我对丈夫的尊重。

当我哀怨他总是背对我时,我的心提醒我,两个人靠近的方式,除了他转向朝你走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走向他。

那时候,因为我定意要学习爱他,重拾和学习信守婚姻殿堂里的诺言,接纳悄悄发生。

接纳的路刚刚起步,光已经照进来了——爱之光!

电光火石之间,“爱的原动力”闪进脑海,那就让我给你分享个小故事和几幅画面吧,这也许能帮助你更好理解“爱的原动力”是什么。

妈妈轻轻握着婴儿的手,看到他笑就幸福满溢;

两岁多的大儿子惦着屁股在床上蹦来蹦去,逗得全家人喜笑颜开;

照顾生病的孩子,一宿没怎么敢合眼,头发有些凌乱,脸色有些苍白,看着安睡的孩子,妈妈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每一个画面都不是因为孩子可以做什么,而是因为抚养者心中有爱。

03 无条件的爱给人安全感和价值感

如此,我思考。

夫妻关系是牵手一生的;亲子关系,因为血缘,而有了一生的羁绊。

你会用现在的夫妻关系定义你们的未来吗!你会为当下的表现定义你的孩子吗?

无论你们夫妻是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背对着背,无论你们的关系怎样,在你们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那一刻,一体的关系已经是一个事实,这并不会因为一些现象而改变。

你也可以在信心里盼望你所展望的美好的夫妻关系。

你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他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单单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这会给人安全感和价值感,让他可以放心做自己。

尽管明白要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也常说要看淡、看轻,可就是走不出来。

这是因为我们被现实、被当下紧紧抓住了。

所以会被捆绑得很不舒服,太想要挣脱却又不敢,只害怕一个松劲就耽误了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呢?

还是去看大图画吧。

看大图画可以帮助我们从这种捆锁里走出来。

人生里很多的选择,也不乏影响重大的抉择。

低头看当下,我们都会尽力做当下最好的决定。

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可能就会显现出当时决定的错误,并且为此付上代价。

我们没有办法总是做对的决定。因为,当我们低头时,可能根本弄不清楚什么是对的。

但是当我们抬头看大图画时,我们最看重的就不是决定的对错,也不会哀怨因此付上的代价。

像我们家,我在大图画里把重大决定的决策权给了我老公,而我无论真心认同与否,我学习顺服跟随。

所以,当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现出一些决定错误时,我不会责怪他。

因为,虽然决策是他做的,但是,这是我们共同的决定,要一起担当的。

而且抉择的正确与否,比我们一起走过成长的过程并不那么的重要。

虽然我们会为一些决定买单,但是我们在成长,共同成长呀!

成长就要买单,我很愿意为自己的成长买单,而不是为错误买单。

这对于容易叽叽歪歪的我来说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不喜爱付代价,但人生里很多重要的东西都需要付代价,比如婚姻、事业、学习等。

所以,为成长付代价会让我可以学习说“我愿意”。

成长过程中我喜欢抬头看大图画,看起来我也是个很好的规划师。

遗憾的是家里没有那个跟我一起的人,为此也挣扎痛苦了好多年。

但是当我开始寻求家庭合力的时候才发现,上天已经预备好了不少群体,可以帮助我抬头规划。

我虽然善于规划,却不是一个好的实施者。感恩的是家里充满了实干者,公婆、先生,都是那种很坚韧,很愿意付出,有体力又有耐力的人。

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就是如此不同,各种差异,没有对错。一家人可以努力的寻找契合点,这样的搭配刚刚好!


04 心有蓝图,未来可期

当你们得知自己有了爱的结晶那一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欢喜,是担忧,是不知所措还是信心满满?

虽然那时候孩子还未成形;虽然我们还不能够感知到他的存在,但是却深深相信,一个小生命正在被孕育。

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生长的,只能惊叹生命的奇妙,但我们相信他的存在。

因此,我们学习可以做的、学习祈祷他的平安出生。

因为不可见,我们多了一些期待。虽然会担忧意外的出现,心底依然相信他会来到我们身边。

孩子出生后,随着他们生命的成长,因为眼可见,我们那份单纯的信越来越少。

相信他们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会有怎样的生活。

特别是孩子前两年,我们相信他们随着自己的长大,会长牙、会坐、会走、会说话。

因为这份相信,我们并不是十分的着急,更多的是享受他们同在的快乐。

但是当孩子大了一些呢,特别是上了学呢。我们对孩子的信还在吗?对于未来呢,我们对孩子依然能充满信心吗?

我想说的是生命奇妙可畏,人不能够说透。

无论孩子多么不让人省心,无论先生公婆多么让人失望,我们都要抬头仰望,重拾有信、有望、有爱的人生!

我的故事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忍不住感叹一下:

深一脚浅一脚走了这么久,才发觉善于规划是我的强项,脚踏实地地落实是我的短板。

也曾眼泪汪汪的哀叹不已,如今因为寻找家庭合力,才发现家人都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和践行者。

他们可以帮助我把大图画搬进现实,因此我感恩不已!

感恩他们一直都在,以他们的方式配搭我,帮助我,一家人齐心协力画好家庭大图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