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子说你打他警察能不管?”
“那是我个人事情,你管他干啥?”
“打小孩是个人事情?那你搞错了!你觉得你把他养活了就可以随便打他?这孩子可不是牲口。这是个人,人都要尊严的。不要轻易的去对孩子动手。你的尊严是靠你自己的拳头吗?当你独有一天打不过他的时候,那你尊严何在呀?”
前两天,一个父亲以顶嘴为由打孩子,被警察找上了门。
老一辈儿的人总是喜欢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是在我们那个年代。不过现在年轻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没这么“暴力”了。因为现在的父母就是生活在“棍棒”下的那一代孩子。我们甚至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
我的好闺蜜,也是我隔壁的邻居,她就是有这样一位“暴力”的父亲。时常因为一些小事、琐事儿甚至不相干的事儿被打一通。
源于此,她三十好几了,依旧不愿谈恋爱,更不愿结婚。在她看她结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家更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因为在她的心里,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
孩子不听话,偶尔教训一下也是正常,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一味的靠武力压制,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会非常缺乏安全感,胆怯,懦弱,同时,待他长大成人之后,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你。
事实上,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用有安全感的孩子,会表现出积极快乐,活泼好动,乐于尝试的性格。
反之,孩子则会表现出冷漠、易怒,形成孤僻性格。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
“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亲子关系的紧密关系。”
养孩子的初心是希望他快乐成长,养孩子的终极愿望,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创造的一片天地。温暖的爱意、流动的情感是让孩子与父母连心的桥梁。
我们要给孩子需要的爱,关注孩子的情感,而不是孩子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标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去破坏原则,而不是孩子有没有做到;
任何时候,都该擦亮眼睛去相信孩子;永远站在他身后给他力量。
不论孩子多大,都始终将父母当作是出路和幸福,请千万别用你的“手”把孩子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