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放暑假了,我能玩手机吗?”你的回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作者 | 茱茱


“妈妈,放暑假了,我能玩下手机吗?”

当孩子这么问,你会怎么答?


我见过一些家长,他们很慷慨,

直接就把手机丢给孩子了。

孩子一机在手,父母高枕无忧。

熊孩子再也不会爬高上低、打搅大人的清净了。

确实很省事。


这个时代,完全不让孩子碰手机,是不现实。

但是,直接把孩子丢给电子产品,甩手不管,

它的后果,可能严重到我们无法承受。



这是来自身边一位朋友的教训。

那会儿,她刚开始接触儿童心理学

对一个观点着迷了:

“只有当下充分满足孩子,

这个孩子以后才不至于有匮乏感。”


她非常放心地买了一个新的手机,

送给8岁的儿子,

只因为儿子说了一句:

xx同学有手机了,自己也想要。



她老公反对过,但无效,

因为朋友认定:

孩子玩够了,

以后自然就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她太低估了那部小小手机的魔力。

先是到了吃饭、睡觉的点,

喊半天孩子都不应。

捧着手机上厕所的时间,

也明显变多、变长。


后来,儿子的作业频频出错。

班主任老师都忍不住问:

孩子这段时间变了个样啊!

上课容易跑神,还会打瞌睡,

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么情况或者困难啊?


朋友这才发觉不对劲。

她忍不住去唠叨孩子,

告诫他要自觉,但没用。


那个学期,孩子的成绩下滑明显。

最让朋友追悔莫及的是,

儿子眼睛也出问题了:

真性近视,且不可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心理学确实有“满足了才不匮乏”的说法。

它多半是指,当孩子提出合理需求,

父母可以在能力承受范围内去满足孩子。


但这绝对不等同于,

父母完全不设任何底线,

完全不对孩子进行任何引导。

尤其是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


前不久刚看了一部Netfilx出品的纪录片,

名叫《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

深受震撼。


片子明确告诉我们:

  • 互联网产品就是以让人上瘾为目的。
  •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过去十年,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数量逐年显著增加。
  • 我们接受到的互联网信息,往往受到操控,且越来越极端化。


纪录片还提到,所有的硅谷人,

都上过一门叫做“劝服性技术”的课。

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是研究如何通过新鲜内容的持续刺激,

让电子屏幕前的用户,

一直“被动”地被电子屏牵着走。


但凡刷过手机的成年人,

应该都体验过被手机“俘虏”、难以自控的感受。

面对手机,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自觉,

又如何期待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能自律呢?



说到底,

我们当然可以允许孩子玩手机,

但一定是要在父母的引导下玩。

下面这些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第一,尽量用台式电脑代替手机。

并且,最好把电脑放在公共空间,

而不是孩子的卧室里。

台式电脑屏幕大,

跟手机比较起来对视力的影响能小一点。

而且,电脑放在家庭公共空间的好处是,

父母大概可以知道孩子在用电脑做什么。



顺便,我们可以跟孩子交流:

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查阅资料,

如何识别互联网上的骗局,

以及,不要轻信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

不要向陌生人曝光自己的隐私,

包括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照片等等……


第二,从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开始,

就跟孩子约定好使用规则。

包括每周用几次,每次用多久。

在到时间之前,父母给予提醒。

孩子一旦遵守约定,及时肯定。


第三,别怕拒绝孩子。

就是说,在规则执行过程中,

孩子可能会哭闹,甚至撒泼,

以求多玩一会儿。

此时,父母需要坚定一点,

去执行约定好的规则。

如果我们随便妥协和退让,

孩子就会认为,

家里的规则都是摆设,

自己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第四,搞好亲子关系。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说过,

那些网瘾少年,

多半有一个严重缺乏交流、感情无法流动的家庭。

简单理解,

成瘾的孩子,

是在通过网络填补内心的空虚。


要避免孩子上瘾,

最根本的方法,

还是从亲子关系入手。

孩子小时候,

父母就要定期带孩子进行有趣的户外活动。

孩子大一点,

也一定要定期跟孩子谈心,以及带孩子出门旅行,

感受到真实生活的多种乐趣。



说到底,父母要做的,不是强硬的限制,

而是从孩子最初接触电子产品开始,

就陪孩子去学习如何主动地使用它、掌控它。

最最重要的是,

父母一定要多帮孩子营造“生活真有意思”的体验。

现实世界里很充实的小孩,

一定不会陷在虚假的世界里出不来。


—— End ——

作者:茱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