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收叛逆期孩子的学校,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经历叛逆期,无论做什么事情总喜欢和大人对着干。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还真是无计可施,打不是骂也不是。在孩子成长的进程中,母亲是主要的参与者,我们总想在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做的更好。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如意。当孩子开始大喊大叫,告诉他们安静却没有效果的时候,除了生气,我们往往会对自己的教养方式感到内疚,认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感到内疚,想要做的更好、不断尝试改变自己的方式是一个母亲终其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下面让我们来了解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呢?

1、转移注意力

小孩子到一定年龄,都要经历逆返心理时期,大人说怎样,他偏不怎样,这就是不听话。遇到这样的孩子,要耐心说服,说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将事情搁下来,做点别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过一会儿,再去引导说服孩子,也许效果就好多了。注意力的转移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重对孩子注意转移能力这方面的训练,以便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得到更强,更灵活,更迅速的锻练,充分发挥孩子注意力的能力。


2、找出原因对症解决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不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将内心委屈释放出来。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还按照常规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特别的“犟”。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3、改变自己

家长总期待孩子可以完美健康的成长,但有这些愿望还是不够的,它们很少导致我们的思想变成实际行动。家长可以“想”,要努力做一个更好的父母,但同时要朝着这一目标进行真正的努力。同时,小孩子的心智正在开发,他们每天都在“吸收”的父母的“能力”。他们怎么能长久的等待我们变成模范后再仿效呢?所以与其每天对自己没有改变感到内疚,不如真正的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