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3个信号时,无论孩子多大,异性父母都不能给娃洗澡了

有娃的家长,每到夏天,给娃洗澡这个事情,就成为一个负担,本身自己每天要洗澡已经觉得很热、很烦了,再加上工作一天蛮辛苦的,想要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就不愿付出更多时间去给娃洗澡,关键是给娃洗澡这件事还很累。

有些家长就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放双手,不用再给娃洗澡。有一些家长则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想知道孩子多大年纪,异性父母就不该给孩子洗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有过纠结吗?

孩子多大时,异性父母就不能给洗澡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家长也是有考虑过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想法,有些家长早早就开始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性别,懂得男女有别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抗拒异性父母给其洗澡。


还有家长表示,孩子还小对于性别以及很多事情都很模糊,也就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顺气自然就好。有的妈妈会比较在意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孩子是女孩,会更加关注这一快,当女孩逐渐大了以后,就会要求爸爸不要再为孩子洗澡了。

对于这个问题,产生担心的大多都会是女孩,男孩好像没那么的在意,但其实不管是男女,也不论孩子年龄多大,当孩子发出一些信号时,就得停止异性父母给孩子洗澡的行为了。

到底是哪些信号?

当孩子与父母都觉得不舒服时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只因孩子没有任何的意识,只知道玩耍,家长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可是,当孩子感觉到不舒服,有意无意地开始躲避,甚至不再专注于玩乐,而是对于自己赤身裸体感到不舒服,不想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父母面前时,异性父母就不能再继续给孩子洗澡了。


孩子产生疑问

如果异性父母在给孩子洗澡时,孩子忍不住的好奇自己的身体与爸爸或妈妈身体不同时,就要接受到信号,说明孩子已经开始产生性别意识,抓住时机,好好的进行男女身体构造不同的相关知识,随后,就要慢慢的让孩子形成自主洗澡的习惯了。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

上学之后,接触到更多的小朋友,也会产生好奇感,如果不能进行性别教育,很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误的引导。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对于自己独有的生理器官保护,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有益。


家长注意:孩子3岁后,需牢记“女大避父,儿大避母”。

女大避父,儿大避母的意思,其实就是希望孩子在3岁以后,家里有女孩的,爸爸在一些行为上要有意识地避开女儿,女儿也需要有意识的避开爸爸,同样,家里有儿子的也是如此,妈妈要相应的避开。

特别是在一些事情上,比如换衣服和上厕所,以及洗澡,上面虽然没说孩子多大异性父母不能给孩子洗澡,但其中一个信号就是孩子到了上学年纪,异性父母就不应该给孩子洗澡,也是相当于3岁以后,因为3岁后就需要上幼儿园了。


上厕所和换衣服,这两件事情,都是比较寻常的,有些家长可能会疏忽,认为孩子还小,并不会有什么,等到再大点再避开也不迟,要想孩子有正确的性别区分,就应该在3岁后,自觉的避开孩子,让孩子有性别意识。

也有家长表示,早早地避开孩子,容易给孩子形成一个误导,就是未来可能会养成偷窥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就取决于家长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了,如果只是一味的避开,可能会孩子萌生出更多的探索欲,做出错误的诱导。


关于孩子的性别教育,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应该保持一致性,而且要生活化或者说有趣味性的去进行性别教育,不能过分强硬的去进行教育,其次,父母的家庭关系要和睦,还有就家庭角色也要在平等公平上有体现,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性别意识。

第二,学校教育

老师可以从日常行为进行教育,还有就是从教师的选择开始,以女教师为主,从形象上进行多样化的教育,而且女教师比较细心和体贴,孩子也更喜欢女性教师,另外。再加上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效果会更为突出。

第三,社会媒体教育

社会媒体包括电子产品和书籍,两种方式可在角色塑造上下一番功夫,还需要形象生动,如果能更有趣味性就更好了,在多方面的教育之下,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

关于异性父母给孩子洗澡这个问题上,相信现代人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多数家庭都能做得很好,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的思想比较固话,还很偏执,认为多大都无所谓。

参考资料:

1.《幼儿性别教育分析论文》·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