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宝宝这些探索行为,妈妈盲目阻止,可能会“偷走”他们的智商

大家好,我是CiCi妈妈说育儿。

宝宝在满1岁后,他们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探索行为。我们家CiCi是1岁2个月会走路的,从她会走开始,但凡她能走到的地方,看到什么都要摸一摸、敲一敲、翻一翻、丢一丢。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照顾她最大的任务就是“搞!卫!生!”

我是一名有强迫症的妈妈,每次她弄得家里一团糟,我就会趁着她睡着整理一下家里,于是1-2岁这个阶段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搞卫生。

后面带着CiCi去老家玩时,婆婆觉得她“破坏力”太强了,甚至给她打了个“爱生事”的标签。并告诉我:孩子将来要好好管教,不然长大了会“遭人厌”。

现在还有很多家长会把1-2岁宝宝的探索行为和“爱搞破坏”划等号,会用粗暴的动作语言进行阻止。其实宝宝这些奇奇怪怪的探索行为,不仅是发育好的信号,还是发展智商的表现,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制止,以免适得其反。

1-2宝宝的第一种探索行为:见到什么摸什么

玩具、柜子、榴梿、零食、脏鞋脏衣、石头、动物、插座……,没有什么是宝宝看见了不想摸的。为什么宝宝看到什么都想摸一下呢?这是因为宝宝喜欢用手去感受不同物品的质感、温度以及软硬程度,是他们探索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

面对宝宝见什么摸什么,家长一味地制止容易导致他们失去这个“探索学习的机会”,但也不是完全不管,毕竟宝宝还不具备识别危险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探索的同时并限制危险探索。

宝宝见到什么摸什么,具体怎么做?

①把危险物品放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比如电饭煲、插座板、刀具等可能带来伤害的物品。并且家长需要严肃跟宝宝说“这个东西不能碰”,多次警告、多次制止,不断耐心地重复,知道宝宝记牢了为止。

②教宝宝如何安全地触摸物品,比如摸花瓶等易碎物品。如果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也最好不要让宝宝够到,以免弄伤自己。

③增加宝宝的探索机会,给宝宝搭建一个家庭安全的探索环境,让宝宝可以随心所欲地触摸、感知,满足宝宝的求知欲,对智商发育好处多多。

1-2宝宝的第二种探索行为:见到什么敲什么

在探索能力发展的初期,宝宝对各种声音的感知力很强,哪里发出了声音,宝宝就会转动头部去寻找声音源。并热衷于自己用手去制造有节奏的声音,感觉非常有趣好玩。就像很多家长不解,为啥宝宝会用手去敲电视机,看上去是一种“破坏”行为,实则是一种声音探索。

面对这种见到什么敲什么,家长应该在尊重宝宝发育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限制和引导。就像敲电视机这种行为,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以免发生意外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宝宝见到什么敲什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①禁止宝宝敲危险或易碎的东西,比如电视机、花瓶、被子等。家长一看到立即严肃制止,并给他找一个相对安全的物品替代,比如塑料花瓶。不过家长也不要斥责或愤怒,以免加剧宝宝对危险尝试的好奇心。

②教导宝宝不要在公开场合敲东西,这是社交礼仪。从宝宝在公众场合敲击不合适的物品时,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并耐心讲解原因,以免影响他人。如果宝宝不配合,可以适当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他停止敲击。

③引导宝宝敲合适的物品,如果你发现宝宝特别爱敲击,听敲击声,那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可以敲击的东西。比如玩具鼓、锤子等,避开夜间玩此类游戏即可。

1-2宝宝的第三种探索行为:倒东西

妈妈刚刚好不容易把玩具收拾到玩具箱里面,宝宝看到了就全部拿出来或直接倒出来,连垃圾桶也不放过。有的时候甚至会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把玩具装起来。

不管宝宝倒东西或装东西,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一个学习机会。他们会从装东西和倒东西一系列的探索行为中,感知实物的变化,提高手指灵活性以及获得空间感知能力。

宝宝倒东西,具体怎么做?

①保证安全,把刀具、玻璃制品、清洁剂等一些可能会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收起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给宝宝倒东西的机会,物品最好多样化一点,让他尽情感受乐趣。

②宝宝既然会倒,那我们就得教会她“装”。和宝宝一起把玩具倒出来,然后再示范如果把玩具装回去。在练习的初期,可能宝宝喜欢倒但不喜欢装,所以家长要求也不能太高,能装几个是几个,能装进去就行,不要要求太多,以免打击他们装的积极性。

1-2宝宝的第四种探索行为:扔东西

可能有些宝宝在1岁之前就会扔东西,1岁之后会来到扔东西的“高峰期”,甚至能够自己捡起来再扔掉。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一是宝宝享受扔东西时听到的响声,二是宝宝实现了对“手”的掌控感;三是扔出去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很好玩。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该怎么引导呢?

①提供安全舒适的玩具,让宝宝尽情扔东西。不过最好让宝宝在地垫上面扔,最好引导宝宝往好收拾的地方扔,以免家长捡回来麻烦。

②鼓励宝宝将东西扔到约定好的地方,妈妈可以给宝宝做个示范,教宝宝把东西往玩具收纳盒里面扔,把积木放在盒子里等。

③和宝宝一起玩“捡东西”游戏,比如和他比赛“我们一起比赛,看谁能把球球先捡到箱子里面好不好?”通过游戏引发宝宝对捡东西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2宝宝的第五种探索行为:玩脏东西

捡地上的垃圾、翻垃圾桶、在地上摸来摸去、玩一些家长看着很脏的东西。虽然了解宝宝的行为,但出于卫生考虑,家长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打消宝宝对玩脏东西的兴趣。

具体怎么引导?

①适当限制宝宝接触脏东西,如果宝宝刚刚用手摸过脏东西,应该立即带他吸收,并跟他说“不能摸、有细菌”。

②宝宝并不是喜欢玩脏东西,而是喜欢通过捏、摸、拿的触感体验各种奇妙的感觉,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替代品,比如干净的包装袋、类似的玩具等。

③告诉宝宝什么东西脏并借此借此机会给宝宝传授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垃圾要扔垃圾桶里,抹布是用来擦桌子的,不能洗脸等。如果宝宝有自己扔垃圾的小习惯,一定不要阻止哦!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每日分享0-6岁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