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小课堂 | 担心孩子暑假成为“低头族”,家长可以这样做

临近暑假,许多宝妈对自家孩子玩手机游戏容易上瘾、时间越来越长,不让玩就闹的情况感到焦虑。

家长们担心孩子们“沉迷或成瘾”于电子产品

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学业

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问题

但是如何解决问题

又不伤害亲子关系

又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家长们常常觉得束手无策

今天,闽姐姐来支招

不妨试一试

首先,

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

1.没有获得父母足够的陪伴

当孩子的依恋关系得不到满足时,往往用物来替代。我们经常从他们口中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 于是需要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手机、网游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2.缺乏有序的时间安排

暑假一到,平时忙于课业的孩子们突然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他们需要充实的活动来填满。然而,现在很多家长白天都在外工作,留孩子独自在家。由于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他们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容易想到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3.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调查,把各个年龄段、各种学习程度的孩子放在共同的空间里上网课,然后让父母中途借故离开,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都会把各自电子屏幕的界面换掉,找自己觉得好玩的内容浏览。由此可见,孩子们面对电子屏幕中的内容都不具备完全的自控力。人们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孩子也是。

4.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用手机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那么,

如何处理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呢?

1.合理接纳,理性控制

家长要走进孩子心里,首先要认同和尊重孩子,学会接纳。手机作为一个信息综合体,适当使用电子产品,也有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正面效果,所以不可一味地否定。让孩子适度地玩手机,掌握好玩手机的时间才是关键。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每天规定玩游戏的时限。建议每次游戏以20—30分钟为宜。游戏期间,绝不干预;时间一到,必须停止。一旦养成习惯,还能迁移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上,孩子也会认为得到了父母足够的尊重。

2.多关注陪伴孩子

在假期里,要让精力充沛的孩子过得愉快,父母的陪伴和参与十分重要。这种陪伴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父母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如果父母忽视了陪伴孩子,缺少与他们分享快乐与烦恼的时间,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人们常说环境塑造人,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要学会自我控制,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避免在吃饭、上床睡觉、去洗手间等时候手机不离手。特别是孩子学习的时候,更不要让孩子看到家长对手机的痴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在家里要科学使用手机,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其实,许多时候并非是游戏很好玩,而是离开了手机游戏,孩子感到无所事事。家长不必过于计较孩子迷恋手机,而应该因势利导地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充实孩子的业余时间。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影,一起打球,一起做家务,一起去野外露营等方式,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更美好而有趣的事情可以去做。

来源/省妇联权益部

编辑/陈佳颖

校对/张若冰

编审/颜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