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2020年11月19日19:36:04 育儿 1059

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产道的挤压,可能会在外表上“异于常人”。比如说耳朵,就容易受到挤压合在一起,这种耳型也被称之为“包饺子”。

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宝宝出生时间的长短慢慢恢复过来。但是有一种现象确实天生的,无法恢复的,那就是耳朵上的小孔。这类小孔一般都在耳朵附近。

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天天要闻

有的老人将这种孔叫做“聪明孔”,说是有这种孔的孩子长大大多聪明伶俐有出息。有些不明真相的新手父母就会觉得很开心,甚至还到处炫耀。

殊不知,这种孔可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这是一种先天的疾病,是发育“畸形”的表现。

胎儿在母体中,身体的各个部位是逐渐发育的。而耳朵上有孔则是因为它没有闭合完全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它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却很容易受到感染。一旦被感染,它就容易红肿流脓。

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天天要闻

朵朵刚出生的时候,耳朵旁边就有这样一个小孔。刚开始多多妈觉得不放心,想要问医生怎么回事,但老公说这在他们老家叫聪明孔,没啥事。朵朵妈倒不是相信什么聪明不聪明,只是觉得既然老公老家有这种说法,那应该表明这个小孔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她也就没放在心上。结果朵朵半个月的时候,她忽然发现朵朵耳朵旁的小孔突然肿起来老高,凑近一闻还有恶臭,甚至一按还会流脓。朵朵妈慌了,立马把朵朵抱到医院,问了医生之后这才知道这是一种“先天畸形”,很容易被感染的。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保养这个小孔,预防它感染呢?

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天天要闻

1、别用手挤压揉搓

很多家长好奇这个孔里面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孩子,就会刻意地去挤压它,看看是不是会挤出脓。大家都知道,手上聚集着非常多的细菌病毒,直接用手去接触并挤压,很容易会让这些细菌进入到孔里,引发感染。

2、注意耳朵的清洁

不光是孩子,很多家长都有洗脸只洗正脸的坏习惯。对于耳朵的清洁却十分不重视。

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耳朵的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说要经常掏耳朵还是怎么样,而是说外耳轮廓的清洁。尤其是小孔的附近要保持卫生,在每次清洗之后都擦干,不要残留水分。

还有,最好使用棉签去清理宝宝的耳朵,用毛巾或者布都有可能在清理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而将水分挤到小孔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这样非常容易感染。

3、洗头发/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

宝宝耳朵上的孔是“聪明孔”?家长别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天天要闻

宝宝在洗头发或者洗澡的时候,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水流淌到耳朵里或者小孔里。这些水事后不好清理或者擦干,就很容易会感染。

所以宝妈在给宝宝洗澡或者洗头发的时候,最好用手护住耳朵,或者买宝宝专用的耳罩,保护耳朵的干燥。

如果宝宝出生后,在样貌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父母一定要及时询问医生,千万不要随意相信所谓的民间说法。盲目相信容易耽误治疗不说,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