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

2020年11月10日21:32:04 育儿 1010

有的宝宝大方开朗,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也会主动去和别人交际。有的宝宝生性孤僻,胆小,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一到陌生环境就会胆怯。社交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社交能力将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进行社交能力培养吧。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 - 天天要闻

不同年龄社交力培养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 - 天天要闻

1~3个月

要多对宝宝微笑,家长对着TA笑的时候,TA也会露出笑脸,甚至可以模仿家长的一些动作和表情。这个时期宝宝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逐渐丰富,当宝宝看到妈妈的时候,TA会将手张开,躺在那里“手舞足蹈”。这就是宝宝最初的社交,家长发现后应及时作出回应。

4~7个月

这时候的宝宝有了与人交流的欲望,开始通过手势比划自己的意愿,会用手指着一些东西,表示想要的意思。喜欢跟人一起玩,没人陪着玩,可能还会哭闹,对他人的情感表现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俯身对宝宝微笑、说话,做各种面部表情等行为,来吸引宝宝注意力。

8~9个月

宝宝开始出现试探行为,面对陌生人会害羞或者不安,更加喜欢自己亲近的人,对于这些人的离开会哭;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试探家长的反应,比如TA不吃饭的时候,或者哭的时候,看家长怎么办,想办法吸引注意力。这时期家长可以适当的把一些陌生人介绍给宝宝,让宝宝充分熟悉他人。

1~2周岁

如果说1岁以前孩子的社交行为还不明显的话,那么,到了1岁以后,TA的社交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通常,1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社交的意愿,比如,TA们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会进行一些模仿行为,还会把食物送到别的宝宝嘴巴里去。这个时期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让孩子多与同龄小宝宝接触。

2~3周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模仿和扮演类游戏,家长可以创造这样的环境,多进行一些游戏互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宝宝体验一些生活情景,以故事的形式给宝宝传递一些社交礼仪,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比如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等。

4~5周岁

4-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真正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TA们学会了合作,也开始交朋友了。当然,刚开始还是需要家长的帮助。当宝宝和其他小伙伴玩耍时,家长要帮助宝宝用合适的词语描述TA的情感和渴望,引导宝宝在各种社交场景中学会解决矛盾与冲突,在和同伴的相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社交经验。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