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社区,用科学方法祛除育儿焦虑

2025年03月10日21:30:52 育儿 1369

湖南日报3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孩子为什么总哭闹?早教要不要上?兴趣班要报几个?上学后成绩跟不上怎么办……为深入普及科学育儿理念,帮助父母祛除育儿焦虑、打破育儿困局,日前,由省科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读懂未来科普大讲堂”正式启动。

科普进社区,用科学方法祛除育儿焦虑 - 天天要闻

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为“焦虑型”父母把脉开方。他说,要允许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在0-10岁年龄段,教育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背多少单词、学多少唐诗或是掌握某一门特长,而是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通过参与劳动培养责任感等。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孩子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当下的学习成绩,而在于拥有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健康、强大的心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以及创新的思想——这些都需要父母通过陪伴、“身教”等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孩子共同培养。王瑰曙还对这次活动主题“读懂未来”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孩子代表着未来,既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民族、国家的未来,读懂孩子就是读懂未来。

专家团成员粟姗姗结合10岁以下孩子的身心特点带来“解码童心,携手同行”专题课程,为许多父母关心的“孩子干事拖拉”“喜欢哭闹、发脾气”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科学答案。她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些都是人体发育进程导致的客观存在,无需焦虑,建议父母通过“无条件的爱+高质量陪伴+正确的引导”与孩子共同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为后续的教育和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悉,“读懂未来科普大讲堂”是省科协“科普进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读懂未来科普大讲堂”将走向市州、走进社区和乡村,将科学育儿理念传播得更广泛、更深入。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莫言曾在采访中说过,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总能在缝补衣服时哼着小曲儿,在田埂上种菜时讲着故事。这种骨子里的松弛感,让他贫瘠的童年长出了一片绿洲。
我竟然这么自私 - 天天要闻

我竟然这么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里,忘记说什么话题了,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爸爸说,这么快啊!在爸爸眼里,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样。后来爸爸说,退休了,可以来给我做饭。我这时候才心里惊了一下样,这个想法我怎么从来没有。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