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关系多好,也别介入别人的因果,以免被“反噬”

2024年06月11日16:10:25 育儿 8181

古人说:“智慧不可传,因果不能渡。”

不管和谁交往,渡人“有度”,总要学会放任别人因果。

如果你介入了别人的因果,那就会被其伤害。

有一个词语,叫“连坐”。

也就是说,别人遭遇了灾祸,你还去干扰,那么别人受惩罚的时候,你也脱不了干系,甚至成为了背锅侠。

学会做一个局外人,凡事点到为止,这才是社交中的清醒。

不管关系多好,也别介入别人的因果,以免被“反噬” - 天天要闻

01

介入别人的因果,只会被“反噬”。

三国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饱读诗书,还娶了公主为妻。

虽然他没有很大的官职,但是名气很大,日子也很逍遥。

有一天,他闻讯朋友吕安的妻子被哥哥吕巽迷奸了。

“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带着一股侠义,嵇康就出面,帮助吕安,讨回公道。

吕巽是恶人先告状,说吕安不孝顺父母,有忤逆的行为。虽然的无中生有的事情,但是官府就信了。因为吕巽和曹魏的权臣钟会是朋友,而钟会和嵇康有过节。

经过钟会的周旋,曹魏的当权者司马昭,立马就把吕安、嵇康问斩。

《三国志》里说嵇康:“而尚奇任侠。”

这是这一种侠义的行为,但不可取之处,就是介入祸事太深了,以至于自己的命也搭上去了。

再看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第一次相见,扁鹊就提醒:“大王有病在腠理,要治疗了。”

但是蔡桓公不听。

后来,扁鹊提示了多次,蔡桓公也不当一回事。

不得已,扁鹊只能逃走。而蔡桓公病发,到处派人打听扁鹊的下落。

很明显,扁鹊的行为,就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孟子·离娄下》里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是的,对别人太好,那是一种患难,并且最难的是自己。

因果,是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一个人的来龙去脉。

当别人播种、浇水、收获的过程中, 你去帮一把,那固然是好事;当别人遇到恶事,或者正在做恶事,你还要去帮一把,那也就是“恶上加恶” 。

当别人不要你的时候,你还去帮一把,就显得画蛇添足,令人讨厌;当别人安排好了的事情,你还去改变,那么结果不令人满意,你就是“罪魁祸首”。

生活中,介入因果的情况很多。

比方说,有朋友要买房,你一直在建议,还借钱给他付首付。若是朋友买的房子,跌价了,你就是朋友眼里的“骗子”。

有亲戚偷东西了,他把偷来的东西,存放在你家。你还非常诚心地帮助亲戚。那么你就是“窝藏”。

半路上,有几个人的打架,你去劝说。当人家打得很凶狠的时候,你也会被他们伤害。毕竟,暗箭难防。

不管关系多好,也别介入别人的因果,以免被“反噬” - 天天要闻

02

远离别人的因果,收起自己的“热情”。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佛法虽大,不渡无缘之人;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

我们常常说,要“普度众生”,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渡。

渡人,是需要有价值的,而不是空耗自己的能量。

北宋时,蔡京在洛阳做官。

有一个棘手的案件,交到了他的手里。

一个女子,第一次出嫁,生了一个儿子,然后丈夫过世;她第二次改嫁,又生了一个儿子。

多年后,两家的儿子都长大了,都发达了,都争着要把母亲供养起来。

儿子都很孝顺,家庭也很富有,怎么判断,都不会令人满意。

蔡京说:“把女子喊来,问她想去哪一家,就好了。”

一句话,问题迎刃而解。而蔡京却什么都没有做,也不会因为判决,就得罪哪一家。

这就是“置身事外”的高明。

春秋末年,晋国的智伯,想要吞并其他的家族,自立为王。

智伯的兄弟智果,主动和大家庭划清关系,并且把姓名,宗庙都改掉了。

多年后,智伯不仅没有做王,还被韩赵魏三家,灭掉了。

而智果因为及早脱离家族,得以存活。

这就是“抽身而退”的高明。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当机立断、少说多听、保持冷淡、拒绝参与”等方法,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比方说,亲戚朋友要去某城市定居。他们问你有什么建议,你应该如实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补充一句“最后,还是你自己决定”。

还比方说,同学要去创业,并且创业的成功概率不高。你应该提醒,但是不要阻扰。当同学一定要做的时候,你也不要借钱给他。

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种习惯——不撞南墙不回头。

能够让一个人成熟,睿智的,不是身边的亲戚朋友有多好,甚至都不是父母帮忙有多大,而是“南墙”。

允许别人去撞南墙,这也是一种善良。

等别人撞墙之后,再来找你,讨要改变当下的方法,你再指点迷津,也不算太晚。正如亡羊补牢一样,还是有效果的。

不管关系多好,也别介入别人的因果,以免被“反噬” - 天天要闻

03

《天道》中有一段台词:“我现在已经不和别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三,你只需要笑着对他说,是的,你真厉害。”

深以为然,你和人关系再好,也不会两个人合而为一体,还是两个人。你把对方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肯定是不妥的。

帮人之前看清人。装睡的人,惹祸的人,无知的人,不知悔改的人,不懂感恩的人,都别帮。

从今往后,保持七分热情,留三分热情给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孙子想考北大上热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闻

孙子想考北大上热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袁静“爷爷对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传身教的方式,他不会特意对我说你要怎么做怎么做,或者是给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复一日的工作,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将他的心血投入到与铜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朱也天曾经这样谈及爷爷朱炳仁对他的影响。6月26日,朱炳仁孙子高考登上微博热搜,...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 天天要闻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冲突的起因在一个普通的周末傍晚,家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母亲正忙着准备晚餐,父亲则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母亲走到父亲面前,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帮忙做家务。父亲显得有些茫然,他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突然发火。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父亲也开始不耐烦,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 天天要闻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我对孩子太过急切,像极我爸当年对我的样子,也是我最讨厌的样子。如何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这一路走过去的印记,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执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题主的焦虑和无奈,表面上题主是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实是你对于自己...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 天天要闻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爱使者——熊猫宝宝。它们宛如一颗颗精致雕刻的玉球,圆润得如同家中的“煤气罐罐”,让人一见便心生欢喜,爱意满满。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宝宝不仅因其黑白分明的独特毛色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全球圈粉无数,更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 天天要闻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书法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篆书书法中,其字形匀称、线条优美,给人以古朴、端庄的美感。张德聪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闻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强烈的表达:熊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经过太多的修饰或考虑。例如,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