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2024年02月25日00:21:51 育儿 2286

《天龙八部》的故事在萧峰自行了断之后便画上了句号,这个故事并不圆满,却算得上是完整,但对于贪心的笔者而言,自然是会有心窥探后续的剧情的。

所以金庸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也对原著剧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至少段誉后来的人生是被交代得更为具体了。

书中是这么说的:“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

段誉的历史原型即“段和誉”,也称“段正严”,其子段正兴也有历史原型,而那后世的“南帝”段智兴即是他的孙子,段誉这一脉的传承算是交代清楚了。

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 天天要闻

(萧峰、虚竹剧照)

可虚竹那一脉呢?他为何没将自己的一身绝技传给自己的儿子?要知道他可是身怀六大神功之人。

一、虚竹的六大神功

虚竹的实战能力或许不是金庸笔下所有主角中最强的,但论武功配置,比他华丽的主角却没几个。

根据新修版的设定,虚竹是至少身怀六大神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逍遥派的四大绝学,它们分别是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小无相功以及生死符。

那天山折梅手可绝不是用来拈花惹草的小伎俩,天山童姥说过,这门绝技是永远学不完的,天下各路武功都可尽数化解在这六天山折梅手中。

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 天天要闻

(童姥、虚竹剧照)

而天山六阳掌则飘逸灵动,招招攻向敌人要害。

小无相功则能让修炼者模仿敌人的绝招,书中鸠摩智正是以小无相功的内力催动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只是他学艺不精,最终走火入魔。

最后的生死符则如其名称一般,能够掌控他人的生死,一旦中了此符,往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无解药,便只能受制于此招的使用者。

除了逍遥派的四大绝学之外,虚竹在新修版中又多了两招,即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

金庸加入这段设定的意图在于让各部作品之间的世界观统一,因为旧版中萧峰一死,丐帮的两门绝学是本该失传的,新修版中的虚竹就成了传承丐帮绝学的纽带。

所以拥有六大神功的虚竹不说是天下第一,也该是后天龙时代的绝顶高手之一了,他若将这六大神功传给自己的儿子,那孩子要成为顶尖高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他为何没这么做?

二、本该延续的故事

事实上以新修版的设定来看,虚竹的故事是值得被续写的。

正如前文所言,虚竹多了一个“传承丐帮武功的任务”,而这段剧情正是发生在《天龙八部》正篇故事结束数年之后。

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 天天要闻

(梦姑、虚竹剧照)

至少书中是这么写的:“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不过这里也透露了一个细节,后来的虚竹并没有因为“西夏驸马”的身份与梦姑一同回西夏,他是继续留在了灵鹫宫。

这也说得过去,毕竟他是娶了梦姑,不是当上门女婿,而且灵鹫宫中也有必须要由他来镇压的人,比如他在少室山大战时接纳的星宿派的旧部,那帮人在丁春秋的调教下可都成了十恶不赦之人,若非虚竹坐镇灵鹫宫,他们势必会重出江湖祸害武林。

但虚竹若继续留在灵鹫宫中,就不免会做另一件事,那就是继续精进自己的武功,而这也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三、悲剧结局

有人说段誉和虚竹的人设过于雷同,那是因为他们从无名之辈摇身一变成为绝顶高手的方式过于相似,都是因为逍遥派的那招北冥神功,区别只在于段誉是直接学了北冥神功,而虚竹则是被动接受了无崖子的北冥真气。

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 天天要闻

(虚竹剧照)

但二者的人设区别其实还不小,至少萧峰就看出来了,就拿他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来说,他是这么评价两位义弟的。

原著道:“却听萧峰说道:“丐帮如要推一位英雄出任帮主,一时之间未必便能找到合适人才,依照祖传规矩,丐帮帮主必须会得‘打狗棒法’和‘降龙二十八掌’两门功夫。二弟,我想烦你先学会了,日后转而传给继任的帮主。要学这两门功夫,必须武功精熟,悟性极强。三弟不喜学武,环顾这里许多朋友,只有你最适合。”

是的,段誉无心习武,虚竹却对习武兴趣浓厚。

而灵鹫宫后殿石窟里就有不少虚竹尚未参透的武功,当初是梅兰竹菊将他领进了那密室,但一个执迷习武的人会怎样?

虚竹有6大神功,为何没传给自己的儿子?你看他后来死在何人手中 - 天天要闻

(扫地僧剧照)

扫地僧早已说过,无论是何派之人,习武时间一长,就难免积累戾气,那戾气需要佛法来化解,若不化解,则难免进入武学障,轻则如萧远山、慕容博一般全身病痛,重则走火入魔而亡。

而虚竹早已背离佛门,同时他身边又有不少奸邪之人,久而久之,他则难免进入武学障,继而走火入魔,所以他极有可能是突然暴毙而亡,这才没能将自己的一身神功传给自己的儿子,以至于灵鹫宫这一脉断了传承。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 天天要闻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原来,你会经历必须经历,你会走过必须走过的,你会失去不可避免的,你会承受难以承受的,你会撑住不能撑住的,你会肩负必须肩负的一切,这就是人生。
一个人(深度好文) - 天天要闻

一个人(深度好文)

自诞生至终结,无人能全程相伴。父母会老去,留下我们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朋友会散落在天涯,各自追寻梦想;爱人或许也会在某个转角离去,留下我们独自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孤独,并非我们主动选择,而是生命赋予的必然课题。周国平曾言:“孤独是人的宿命。”学会与孤独共处,方
宝宝烧水壶会有毒吗?四大风险危害要规避 - 天天要闻

宝宝烧水壶会有毒吗?四大风险危害要规避

宝宝烧水壶不仅是专为宝宝而设计的,用它还可进行烧水、煮茶等,而且优质的宝宝烧水壶烧水效率快,且能够帮助我们节约时间等,但我们如果选购到劣质宝宝烧水壶,可能就会存在加热效率慢且加热不均匀、还会散发有毒有害的物质等,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非常大
“小暑逢单,地下不干;小暑逢双,天干地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闻

“小暑逢单,地下不干;小暑逢双,天干地裂”,啥意思,有道理?

“小暑逢单,地下不干;小暑逢双,天干地裂”是一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农业谚语,其核心是通过观察小暑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单双数,预测后续的天气旱涝趋势。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长期观察与智慧总结,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仍需结合现代气象学与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