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围墙”的幼儿园长啥样?这里用三年探索找到答案

2023年11月30日19:52:13 育儿 1191

11月3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华师附幼”)里热闹非凡,消防队、银行、图书馆、龙狮队的“掌舵人”来了,小学校长、大学校长、学前教育的专家教授也来了,200余人共同开展一场“谈小朋友们的大学习”的交流盛会——当天,广东省“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幼儿园社区共育课程》成果汇报暨开放日活动举行。

三年前,广东省启动幼儿园科学保教示范工程,135项广东省“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正式启航。新课程项目以领衔园+合作园的模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华师附幼以“社区共育课程”为主题,携手广东省军区第二幼儿园、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广州市天河区萃禾幼儿园、广州市天河区侨怡幼儿园、花都区骏威幼儿园形成研究共同体。历经三年探索,如今,这一项目迎来花开时刻。本次活动即为项目成果展示。

“打破围墙”的幼儿园长啥样?这里用三年探索找到答案 - 天天要闻

“蚕宝宝的房子要盖多久呀?它要在房子里住多久呢?……”在华师附幼,一场名为“虫虫总动员”的科学体验项目十分受小朋友的欢迎。这是幼儿园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社区共育课程项目,有一个超级助教团队正带领孩子们通过体验式学习探究昆虫的秘密。

记者了解到,社区共育课程项目最大的特点是“社区资源的开发、社区基地的建设、基于社区基地的学习项目的开发”。消防队、图书馆及华南师范大学多个二级学院都成为幼儿园娃娃们学习的挂牌基地。对幼教行业来说,这样的模式较罕见,但也正是该项目最大的亮点。紧密链接周边资源、打破了幼儿园教育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涌向幼儿园,使得幼儿学习呈现出真实践、真探索的新特征。

华师附幼园长吴冬梅认为,社区共育课程的价值不仅打破了“教育资源=园内资源”的误区,还形成幼儿发展支持共同体,构建儿童发展整体环境。此外,也改变了传统“园中学”的模式,让学习面向真现场,走向生活,让幼儿的发展与生活相链接、与周围的环境相关联。

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不是新鲜事,社区共育课程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创新之处?背靠华南师范大学,华师附幼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对其他幼儿园来说,这种经验能复制吗?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郑福明观察到,相较过去,校家社的合作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随意性转为计划性,幼儿园正有意识地围绕课程游戏活动的设计发掘整合资源。他说,每所幼儿园的资源都是不同的,“建议每所园都了解下方圆3-5公里范围内有哪些资源,可能周边没有大学,但或许有能工巧匠,都可以请他们作为幼儿园的专家。专家并不都是博士教授,只要有一技之长,对孩子游戏活动的开展就有启发、有帮助。”

记者获悉,项目建设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享受到成果。郑福明强调,分享成果不是照搬模仿华师附幼的做法,而是推广这样的理念,让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发掘转换资源,让更多孩子获益。

文、图 | 记者 崔文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可欣

校对 | 桂晴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