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2023年04月03日21:41:06 育儿 1128

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说法:谁是第一个抱宝宝的人,那宝宝的脾气性格等就会向谁。平时看孩子是时也跟其他妈妈们聊过这个问题,大家的想法和看法差不多,都是第一个抱宝宝的人比较重要。

踩生人很重要

虹虹今年27岁,在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考进了社区居委会,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在生活中,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随着工作的稳定,虹虹积极备孕,在今年年初,剩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在生产这天,虹虹的亲戚和好友都聚在病房,探望孕妇的同时也等着小宝宝的降临。当宝宝出生被推回病房后,大家都聚过来,看着天使般的婴儿,争先恐后都想做第一个抱宝宝的人。

此时婆婆站起来说:“踩生人很重要,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第一个抱宝宝的人要好好找找,不是你们谁想抱就能抱得。”

大家听到婆婆的话后,都停在原地,不敢上前去抱宝宝了,同时心里也在想,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第一个抱宝宝的人呢?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

1.有经验的人

刚出生的宝宝,小小的,软软糯糯的,一个不注意就容易伤到,所以第一个抱宝宝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经验的人,最好还是近期抱过新生儿的人,这样不会因手生或兴奋紧张而导致手足无措。

2.细心的人

刚出生的宝宝比较脆弱,抱宝宝时,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新生儿的头部比较重,为了保护颈椎的骨骼,要把宝宝的颈椎和身体尽量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且要保护好头颈部位;抱的时候不能用太大的力,避免造成损伤。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3.亲近的人

第一个抱宝宝的人,最好是亲近的人。最亲的人就是爸爸妈妈,此时的妈妈刚生产完,比较虚弱,容易没力气,而爸爸没有抱孩子的经验,最好是奶奶和姥姥,既有经验,心又细,还比较稳重。

另外抱宝宝时还要特别注意手部的温度,不要太凉,尤其是冬天,容易刺激宝宝的皮肤,产生不适。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想要抱宝宝并不容易,为了顺利抱上宝宝,一定要学会正确的抱娃姿势。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抱娃的正确姿势

抱娃是个技术活,如果姿势不正确,容易伤到宝宝的身体,掌握正确的姿势尤为重要。抱娃姿势有横抱和竖抱2种。

横抱:大人的手臂贴住宝宝的身体,从头下穿过,让宝宝的脑袋枕在大人的胳膊上,手尽量托住宝宝的小屁屁,形成支撑。这种姿势的缺点是大人的胳膊容易酸疼。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竖抱:竖抱分为2种,一种是宝宝面向大人,一种是宝宝背对大人。不论是哪种姿势,都是宝宝坐在大人的一个胳膊上,如是面对大人,那大人另外的手要护住宝宝的头和颈部位,如果是背对大人,那另一只手要拦着宝宝的腰部,让宝宝紧挨着大人的身体,形成支撑。

什么样的人能第一个抱新生儿?“踩生人”很重要,附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宝宝是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亲朋好友想要成为第一个抱娃人时,一定要找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避免伤到宝宝。你家宝宝的第一抱给了谁呢?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