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2022年12月14日22:48:05 育儿 1365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一家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家庭就能越来越和谐、兴旺,教育便也能水到渠成。

作者 | 薇薇安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有了孩子以后,家庭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征集到的答案一条比一条暖心:

“幸福感来自于老公说,你去歇着吧,作业我来教。”


“最幸福的时候,是孩子捧着他最爱的零食,说特意留给我的。”


“幸福是因为我发现,我爱的人也爱着我,爱是有回应的。”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我想,一个幸福家庭的标准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位置。

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不缺位的爸爸

是妈妈最好的镇定剂

前一阵,在微博上看到了郑恺和苗苗的带娃vlog,记录了他俩带女儿去亲子餐厅的日常。

因为生完老二没多久,苗苗陪女儿玩了一会儿就累了,瘫倒在一旁的座椅上。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看到老婆这样,郑恺化身超级奶爸,他背起苗苗的粉色妈咪包,温柔地陪着孩子在餐厅里玩耍。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玩娃娃机的时候,苗苗想抱走女儿,方便郑恺抓娃娃。

郑恺却担心苗苗累到,说道:

“你别抱了,特别重。”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郑恺的担当和体贴入微让苗苗忍不住感叹道:

“有爸比在,真好!”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翻看苗苗的微博,我发现每次带娃出行,郑恺从不缺席,一家三口总是整整齐齐。

有了郑恺的陪伴,苗苗显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对着镜头有说不完的话。

有一个这么懂得陪伴和分担的老公,苗苗的内心肯定是无比幸福的。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

“在家庭中,需要父亲来让母亲感到身体上的舒服,在心灵上感到幸福。”

一个不缺位的爸爸,就是妈妈最好的镇定剂,也是家庭关系和睦友爱的催化剂。

B站上有一个很火的育儿博主@淦淦惹,在网友眼里,他是一个全能老爸,哄睡、喂奶、拍嗝、换尿布样样精通。

他用实力证明,只要用心,爸爸带娃也可以很靠谱。

因为深知带娃的辛苦和疲惫,淦淦惹从不忍心让老婆一个人面对。

在他看来,一个好爸爸就是要给自己的老婆一定的自由,让她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爸爸主动分担育儿和家务的重任,妈妈就不会那么疲惫,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就能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家庭生活的琐碎。

爸爸不缺位,妈妈就不是孤军奋战,生活就不再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而是一家人的齐心协力。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一个不越位的妈妈

是孩子最好的促长剂

如果说一个不缺位的爸爸是对妈妈最好的支持,那么一个不越位的妈妈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偶然间重温了那个被誉为“钢琴天才”沈文裕的演奏。

年少成名,钢琴技艺比肩朗朗,沈文裕也曾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18岁时,沈文裕应邀回国演出,接受采访时口出狂言:“大师基本都死了,我就是大师。”

一时间,他成了媒体抨击的焦点,人们发现他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太与人交流,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而这一切,是因为妈妈一直以来的越位包办。

无论在外求学还是回国演出,妈妈都寸步不离,照顾儿子的日常起居,包办孩子的一切。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沈文裕出门从不带钱,无论走到哪里,妈妈都会跟着他为他买单。

从吃什么、喝什么到穿什么衣服,沈文裕都要听从妈妈的安排。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终于,妈妈对孩子密不透风的爱把他变成了一个连衣服都不会洗、网也不会上,不懂与人交流的生活低能儿。

李中莹曾在他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中提到:

“每个妈妈都要清楚自己在家庭关系里所处的位置,如果总是把自己放在独裁者的位置,必然会造成对孩子的禁锢。”

一个总是越位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压迫感,让孩子失去向上生长的能量。

只有当妈妈回到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还给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

前不久,网飞上线了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名叫殷昱国的中国男孩在罗马尼亚留学的点点滴滴。

男孩从小热爱阅读,尤其是中欧、东欧国家的诗歌。

他的妈妈没有因为诗歌是课本外和非主流就阻止他,还鼓励他坚持阅读。

男孩说,尘世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语言。

妈妈没有因此批评他不合群或者苛求他改变。

相反,她夸赞儿子浪漫的特质,称他是“星辰的看护人”。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男孩刚上高中,就提出要去遥远的罗马尼亚留学。

妈妈理解他的选择,认为“他是在完成他的使命”。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男孩与妈妈的关系更像是亲密的朋友。

他去了罗马尼亚后,几乎每天与妈妈联系。

他会发视频告诉她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悦。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妈妈给了男孩平等和尊重,男孩的精神世界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总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自己热爱的东西坚持到底。

他坚持朗诵、写诗和摄影,他甚至比当地人更加热爱罗马尼亚的文化。

他的语言天赋和文学素养让所有人惊叹,连老师都称赞他为“超凡脱俗的人物”。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彼尚安裘密说:

“无论孩子多么幼小,都不能把他当作孩子,而是要把他看作与你平等的人。


你对孩子的抚养不应是控制和要求,而应是灵魂之间的相互陪伴。


各自经历着各自的体验,各自圆满各自的人生。”

妈妈懂放手,孩子才能从压迫中解放出来。

妈妈摆正自己的位置,孩子才有自由的生长空间,才能迸发出无限的自驱力。

一个不越位的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促长剂。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一个懂换位的孩子

是父母最好的暖心剂

一个家庭里,若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养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前两天世界杯,巴西点球输给了克罗地亚,巴西巨星内马尔痛哭流涕。

就在克罗地亚全队疯狂庆祝胜利的时候,一名克罗地亚的小男孩却选择直奔内马尔,他先是握住了内马尔的手,然后给了他一个安慰的拥抱。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球场不是战场,比胜负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共情,男孩的这一暖心举动让无数人破防。

原来,男孩名叫莱奥,他的爸爸正是克罗地亚的名将佩里西奇

佩里西奇是球坛上出了名的好爸爸、好老公,他与老婆约西帕携手走过了20多年,感情始终甜蜜如初。

除了比赛和训练之外,佩里西奇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老婆和孩子。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他和老婆一起,带着孩子们滑雪、游泳、打高尔夫,逛遍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在父母的悉心陪伴下,两个孩子也多才多艺,积极向上,性格温暖又善良。

有次父亲节的时候,莱奥给爸爸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爸爸,我真的很庆幸你是我的爸爸,我要亲亲你,再抱抱你,然后告诉你,你真的很好!”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所以我想,也许只有懂得爱与被爱的父母,才能让爱传递,养出富有爱心和同理心的孩子。

还记得那个心疼爸爸太辛苦,主动帮爸爸卸货的5岁男孩吗?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爸爸刚拉完货回来,男孩就对爸爸说:

“爸爸你干别的活去吧,活太多了,你一个人也做不完。”

说完,男孩脱去上衣,就向货车走去。

他用他稚嫩的双手,将货物从车上一箱一箱往下搬,一搬就搬了30箱。

一个懂得换位,富有爱心和同理心的孩子,总是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感受,化身为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电影《找到你》有一句台词:

“我们最要感谢的其实是孩子,是他们带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毫无戒备的,甚至是可以献出生命的爱。”

一个懂得换位,内心柔软善良的孩子,就是家人最好的暖心剂,也是父母最大的福报。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爸爸不缺位,妈妈不越位,孩子懂换位 - 天天要闻

正如《在爱中升华》所说:

“当每个家庭成员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心经营每一种关系,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家庭的氛围也会其乐融融。”

爸爸不缺位,是爸爸对妈妈的爱;

妈妈不越位,是妈妈对孩子的爱;

孩子懂换位,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所谓的家,不是房子,而是爱的总和。

让爱流转起来,让情感得以传递,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