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大家都明白。
但是为什么呢?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很多人如果深入了解过就会知道。
很多道理都知道也懂得,但是没有去做,没有去实践。
有些人不懂得道理,所以他就一味地傻做蛮干。
两种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讲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更好的境界。
比如在婚姻当中,两个性格都比较火爆的人总爱经常吵架,而且一定要吵个你死我活,你胜我败,其实你说有必要吗?
战火一旦烧起来就会很难熄灭,所以一定有一方做出忍让做出让步,做出示弱的姿态偃旗息鼓,那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又比如亲子关系当中,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在指责孩子是错的,孩子又笨又蠢,那么孩子就丧失了信心,没有跟你对话的欲望。
孩子被贴了标签,也没有自信,快活不起来。
这样的结果对家长来说是好的吗?应该是得不偿失吧。
所以在亲子关系当中,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或者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懂得适当地表现一下自己的弱点,哪怕是假装自己不懂都好,让孩子当一回老师。
让他给我们讲解一下问题,那么就会提升孩子的自信,他会特别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因为他要给大人来讲,他自己会非常认真去检查,去讲,孩子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
这就是反方向的作用。生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机会去表现自己,大人适当示弱。你会发现这比骂孩子强多了。而且孩子会慢慢很自觉。
不管孩子还是大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表扬。如果一直被别人家批评,那还有什么自信呢?
很多时候,非要站在制高点上去批评别人,找到自己内心的一种荣耀,一种虚荣感的满足,其实是很伤人的。
如果我们示弱了,成全了别人的自信,然后找个台阶下,你会发现相互之间的气氛缓和了很多,自然而然问题得到了解决。
生活中不是东风压到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到东风,更不是你死我活,你赢我输。
生活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更需要相互成全。
爱人开心,你也会开心。
孩子快乐,你也会快乐。
你能做到吗?愿意去学习并运用这个方法吗?期待你在婚姻家庭和亲子教育中有更好的收获。
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