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订牛奶为何自愿里带着“强求”的意味,订牛奶到底是为什么

2022年09月27日11:35:41 育儿 1737

上次在幼儿园门口听到很多家长在讨论幼儿延时服务,说句实话当初说要延时的时候,大多数家长还是非常赞同的,而且费用也不高,每个月50元。

谁知道等到正式延时的时候,老师让买各种各样的教材,说是延时期间带孩子做的,材料费加延时费小一千块钱。

很多家长就在一起议论这个事情,因为老师明确表示延时不教授任何课本知识,家长就会觉得延时带孩子复习一下功课不就很好吗?

学校订牛奶为何自愿里带着“强求”的意味,订牛奶到底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很多家长也表示其实家里有人接送,延时也学不到什么太有用的知识,本来不想参加的,可是看到人家都参加了,又觉得自己不参加很不好意思。

“自愿”其实包含很多意思

每次都是自愿参加或者自愿购买,可是有时候又都心不甘情不愿。

比如六一儿童节,自愿购买衣服,可以选择不买,但是孩子不参加表演,本来不想买的看到这样的结果,家长们肯定是自愿去购买,这可能就是个人自愿但是却必须购买的情况。

学校订牛奶为何自愿里带着“强求”的意味,订牛奶到底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学生自愿订牛奶

好像围绕着学生在学校订牛奶这个话题一直没有断过,我们相信学校最开始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它也引发了很多连锁反应。

学校订牛奶是不是“多此一举”

说实话学校里订牛奶觉得有些多此一举,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订牛奶,为什么要喝学校里定制的牛奶。

学校的牛奶质量有没有保障,既然是学校定制,那是不是有利于少年们成长的成分。

学校订牛奶为何自愿里带着“强求”的意味,订牛奶到底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看到很多家长的反应,有些学校里订购的牛奶真的特别差,甚至有的压根没有“奶”的存在,名义上是牛奶,实际上顶多算是饮料。

孩子不爱喝,牛奶质量更别提了,这样的牛奶喝了有什么好处,解渴的吗?

订牛奶出现的两面派

很多家长表示本来是不想给孩子订学校牛奶的,可是老师说了,他们就只能执行。

还有一部分家长是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个例,觉得其他同学都在喝牛奶的时候,只有自己家的孩子在一旁看着,孩子心里可能会有些不理解,也会觉得很尴尬。

看似自愿的“强迫”

更是经常看到家长晒出群消息,把订购牛奶说得天花乱坠,更是搬出了其他孩子都有,如果你家孩子没有是不是挺不好意思的,那可是你的亲生孩子。

学校订牛奶为何自愿里带着“强求”的意味,订牛奶到底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确,说得直白点你家孩子还是不是你亲生的,人家都订就你们家不订,我都这样说了赶快订牛奶。

学生想喝自带牛奶 不是更好

其实更赞同有些学校可以自带牛奶,觉得这样就很好,如果孩子想喝,孩子可以自带牛奶来学校,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大部分家里肯定是不会缺少牛奶的。

而且说实话我们家长比任何人都注重孩子的营养,平时更是合理搭配,就为了孩子可以均衡营养。

学校的“营养奶”其实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还是没有营养的营养奶。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既然学校让订购,那就说明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学校总不可能以次充好。

其实说到底还是牛奶的来路问题,如果做到让家长放心,如果奶的质量很好,我相信家长们都是愿意订购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双春闰年扫墓禁忌是真讲究还是老黄历?2025清明祭扫全解析 - 天天要闻

双春闰年扫墓禁忌是真讲究还是老黄历?2025清明祭扫全解析

“双春闰年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民间俗语,让不少朋友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清明节扫墓产生了顾虑。双春闰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节,咱们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扫墓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 天天要闻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小易(化名)妈妈怎么也没想通:女儿只是跳了200个绳,做了30个仰卧起坐,后果竟如此严重。11岁的小易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打卡。几天前,在即将完成“每日任务”时,小易突然感觉小腹一阵阵剧痛,得知情况的母亲起初并没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 天天要闻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经常容易根据成人思维推断,给幼儿的行为简单粗暴地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哭闹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恋妈妈是软弱……殊不知幼儿有独特的大脑发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惊涛骇浪。这一阶段面对的人生挑战远比成人以为的多...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 天天要闻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有关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典型案例,涉及恶意制作“沙雕动画”短视频、传播未成年人软色情、打造“网红儿童”等共七大类。一起来看详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想要养育一个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频繁地说出一些特定的话语,为孩子的心灵注入力量,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坚定自信、从容不迫。“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