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2021年04月20日22:56:24 育儿 1794

上次直播,一位妈妈问我:

“真心妈妈,你老劝我们不要鸡娃,那你一定是佛系妈妈吧?”

我想了想,我确实不鸡娃,但怎么就佛系了呢?

孩子出生之前,我就看了好几十本育儿、家教书,孩子出生十几年,那些书几乎扩展到了我书桌背后整面墙的书架;我和真心爸爸俩人关起门来讨论如何带好孩子,累计花费了数千个小时;我们陪孩子聊天,带孩子旅行,跟孩子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从孩子还是小婴儿起,就摸索引导他们自主阅读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了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

我们只是不陪孩子写作业,不花费无数时间“读书给孩子听”,不送孩子做这样那样的启蒙、培优、补习、强化,不逼着他们非得具备某项“拿得出手”的才艺而已。

这样要是敢叫“佛系”,恐怕得被认为带娃就该云淡风轻的妈妈们给踢出佛系妈妈群吧?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们在网络上就自动被分成了鸡娃妈妈(或者叫鸡血妈妈)和佛系妈妈两大阵营,如果你不鸡娃,那你一定就是佛系妈妈,如果你不“佛”,那就一定是鸡娃妈妈。

流行的标签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方便的表达,很多人也喜欢用这样的表达,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在被这些流行语给大大简化?自己的思考深度,是否也正在被它们给“削薄”?

世界上当然不只有“鸡娃”和“佛系”两种妈妈,养育孩子如此复杂的工作,也不是只要在“高压”和“放养”两种方案中选择其一,就能高枕无忧或者心安理得。

事实上,更多找到了“胜任感”的妈妈,是既不盲目鸡娃,也不追求佛系的,她们只是很努力地让自己具备更强的“做妈妈的能力”,然后自然地在孩子身上获得了努力的成果。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那么,做妈妈的能力从哪里来呢?我想,来源可能有三个:

其一,扎实、长久的学习。

任何一种高超的职业技能,都离不开足够扎实、足够长久的学习。做妈妈也是。

只看一本书、只学一年半载,成不了胜任的妈妈。但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地看上十本八本甚至更多重要的家庭教育著作,如果在孩子出生前直到他们长大离家,一直在提升自己做妈妈的能力,想要不胜任,想要分分钟抓狂,恐怕也很难。

你会很笃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发展能力,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具备更健康、完整的人格,也知道鸡娃和佛系,都不是最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教养方式。

其二,“成功做好自己”的经历。

在妈妈角色之外,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得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妈妈。

有“成功做好自己”的经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长、如何具备某方面能力、如何变得更自信、更幸福的,也会知道,哪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负面作用。

你会把这些认知和经验,自然地用于育儿和家庭教育工作,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教养方式,也会谨慎地避开可能遭遇的“深坑”。

如果连“做好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又如何敢确信,自己选择的教养方式,比如鸡娃,比如放养,或者某种其他方式,就一定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更好的人生呢?

这事,恐怕相当于你给孩子找了个游泳教练,而那个人自己都不会游泳。

其三,不断调试的育儿实践。

做到能扎实长久地学习、能“成功做好自己”还不够,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在这桩工作上,经验还远远不足,一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不做个磕磕绊绊的“新手”,即便过了新手期,也还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除了持续进行自己的实践,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当然,只埋头实践也远远不够,因为你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在某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采用了完全错误的方式,而在育儿这件事上,长时间坚持错误做法,是很可怕的——你没有办法重来。

所以,我们得在实践中学会觉察错误,然后及时调试。

比如,你发现自己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不快乐,一定得及时觉察,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你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安、越来越沮丧,也一定得及时反省,是不是自己用错了方法。

我遇到太多妈妈,都缺乏觉察和调试的能力——她们更喜欢一条道走到黑地去管教孩子,同时无比坚信自己一定做得很对。

不鸡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这两种妈妈 - 天天要闻

我想,每一位在提升“做妈妈的能力”上下足了功夫的妈妈,都会对“鸡娃妈妈/鸡血妈妈”和“佛系妈妈”的标签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她知道,如此简单的二选一,简直形同儿戏。


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专注育儿话题,陪伴父母成长

两孩爸妈,家教育儿研究者,终身学习的斜杠中年,只论实相,不煲鸡汤,提供帮助,不卖焦虑。已出版《育儿基本》《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各大网店及实体书店有售。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为了更好地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师共赴一场“心灵的约会” - 天天要闻

为了更好地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师共赴一场“心灵的约会”

生活老师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温暖陪伴者。今(23)日,上游新闻“阳光心桥”联合重庆市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沁一心理走进重庆昕霖儿童发展中心,用一场公益讲座,为该校的生活老师们带来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共同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周紫薇在为生活老师们上课重庆昕霖儿童发展中心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称其离开时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她对我来说是孩子 - 天天要闻

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称其离开时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她对我来说是孩子

5月23日,董明珠与孟羽童同框直播,回应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的问题。董明珠称:“羽童其实还是让我挺感动的,格力有明确规定离开以后再回来是不可能的。”董明珠表示孟羽童还要出去读一年书,回来再说,并邀请孟羽童随时回来参与直播,称孟羽童对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轻”。此外,董明珠还谈起了和孟羽童重新...
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孩子从小过得“太顺” - 天天要闻

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孩子从小过得“太顺”

文/婷妈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摔了一跤,全家立刻围上去嘘寒问暖;班级竞选失败,家长转头就向老师“讨说法”。 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路上几乎没遇过什么坎坷,一路“顺风顺水”。可仔细想....
上海创新推出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动动手指就能给孩子参保 - 天天要闻

上海创新推出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动动手指就能给孩子参保

市民王先生家最近刚添了小宝宝。产妇和孩子还没出院,王先生就在“随申办市民云”移动端收到了一条消息,提醒可以给宝宝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医保了。他通过“随申办”页面引导,勾选“确认参保”并选择家庭共济组网功能,动动手指就完成了新生儿的居保参保流程。第二天,他收到消息推送,显示新生儿居保账户已开通。“这几天一...
宁波一幼儿园被曝捆绑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实处理 - 天天要闻

宁波一幼儿园被曝捆绑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实处理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近日,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帖反映,浙江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有教师使用工具长期捆绑一孩童,家长查看监控后发现此事。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东城园区(图源:园方公众号)5月23日,宁波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被举报的是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东城园区,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
@新手爸妈,这件事“零跑动”了!上海医保推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 - 天天要闻

@新手爸妈,这件事“零跑动”了!上海医保推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

在上海,刚出生的宝宝,也可“即刻”参保,父母还不用为此“来回跑动”。记者今从上海医保局获悉,上海医保创新推出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新生儿父母仅需在手机通过“随申办”操作,即可为孩子完成本市城乡居保参保,全程“零跑动”。该“免申办”事项上线应用至今,本市已有881名新生儿成功建账。市民王先生家最近新...
新生儿多久开始攒肚?记住这3个信号,妈妈不用太慌张 - 天天要闻

新生儿多久开始攒肚?记住这3个信号,妈妈不用太慌张

撰文:晓雯宝宝的小肚子鼓鼓的,是不是在"攒肚"?这可是新手爸妈最常问的问题之一!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家长抓狂的话题。你家宝宝几天没拉臭臭了?3天?5天?还是更久? 先别急着翻育儿百科或者疯狂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