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活在黑暗和寂静的世界里,却没有向命运屈服

文|一道Talk

编辑|一道Talk


“身残志坚”,这四个字用在海伦·凯勒身上是恰如其分。

在这个世界上残疾人不在少数,特别是重度残疾,要想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做出一番成就人,那真是凤毛麟角。

海伦作为又聋又哑又瞎的人,其残疾程度几乎是无可复加的。但是,活在黑暗和寂静的世界里的她,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最终获得了常人都难以想象的成就……

逆袭人生

海伦·凯勒从不屈服于命运,她是那么的顽强,且富有生命力。 虽然厄运降临了她的人生,但是幸运同样对她偏爱。

她得益于贵人老师安妮·莎莉的帮助,日复一日的练习,终掌握了除自己母语以外的四国语言,并在1899年成功考入到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在56年后又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至此完成了人生上的逆袭。

自己淋过雨,也想为那些还在雨中不知所措的人打一把伞,于是她利用自己的积蓄,建立了慈善机构,专门帮助那些残疾人。

逆流而上

她的不幸,体现在三种严重的残疾上。

海伦并不是先天残疾,她是在出生后十九个月,大约一岁半时,由于某种疾病而失去了视力、听力和言语能力。

成为聋子、哑巴、瞎子三级残疾。像海伦这样的人,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能靠着家人和补贴,过上好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没有国家的福利政策,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来照顾她,以海伦那时的情况,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残疾人,因为她无法发出声音,所以她只能默默的乞讨。她的未来,简直不敢想象。

但是,海伦却做到了。她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

不仅如此,她还创办了海伦慈善基金,为全世界残疾人士和残障人士造福。那海伦的成功之路是什么?是幸运,而且是众多的巨大的幸运,才造就了海伦的成功。

取得成功的因素

首先,海伦的双亲都深爱着她。尤其是海伦的妈妈,她为海伦的幸福成长付出了超乎常人的细心与耐心。

正如海伦所说 :“母亲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 法让我明白她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一种奇怪的心灵感应。说真的,在那段漫长的黑夜里,母亲给了我一点光明,那全靠她的慈爱和智慧。”

如果没有母亲长久以来对她无微不至的爱,海伦别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连成为一个正常人都很难。家庭给予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保证。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爱,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细腻。因此,具有同样天赋的人,由于出身不同,他们的发展潜能也会大不相同。

其次,海伦家里很有钱。如果海伦出身一般或者贫穷,那么她的父母就不可能到处为她想办法培养她。

最终,海伦的父母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安妮·莎莉文小姐,她是海伦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如果不是海伦家里有钱,海伦也不会认识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小姐是海伦凯勒一辈子的全职老师,也是她的保姆。

一般的家庭,是没法为自己的残疾孩子供养 一位专职老师兼职保姆的。

第三,海伦遇见了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从海伦的作品来看,安妮·莎莉文并不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她是一位具备教育家素养和能力的老师,这一点从安妮·莎莉文小姐对海伦的教育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卓越的智慧来看。

把安妮·莎莉文小姐称为一位有教养、有能力、有教养的老师,主要是因为安妮·莎莉文小姐使一个又聋又瞎、又有残疾的人学会了说话。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许多老师,教正常的学生字母、拼音、音标这些东西都未必能教准确,未必都能教会。教一个瞎子、聋子、哑巴三个三个同时兼顾的残疾人说话,这在普通的老师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安妮·莎莉文女士做到了这一点。这样的成功,虽然在全世界也不是没有过,但毕竟是少数。其教育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一个一岁半就失聪的孩子,如何让她听懂人类的语言,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海伦在书中描述了安妮·莎莉文小姐是怎样用各种方法来理解“水”与“爱”的含义。

它使我意识到,对一个从小就失明又聋又盲的孩子来说,要把每个字的含义教给她,是一种艰辛的“探究”过程,是一项艰巨的教学“课题”。

而安妮·莎莉文,则是靠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海伦成为了一名大学毕业生,一名慈善家,一名社会活动者,一名教育家。

再一次,老师安妮·莎莉文,不仅悉心教导海伦,还终身侍奉海伦。她不仅做了海伦的终身老师,而且还是海伦一辈子的“保姆”。

她一生悉心照顾海伦,展示了一位教师对学生无比崇高的奉献精神。

从海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妮·莎莉文女士实际上把她惟一的学生——海伦的成长与幸福视为她自己的幸福。她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奉献给了她一手栽培、呵护的学生海伦·凯勒。

虽然并非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但安妮·莎莉文,海伦·凯勒的老师,却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没有她,就不可能有阳光的海伦。

总之,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挣扎。却被幸运之神宠溺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