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连接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弱连接的力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网,一个巨型的网络。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网中都处于一种相互连接,相互碰撞的状态。就算两个人之间不相识,但是朋友的朋友也一定是相识的,只是这种相识带有一定的距离感。

就好像朋友圈里的人,有的人对我们来说,可能从加了好友后,就再也没联系过;而有的人仅仅停留在朋友圈互赞的状态。

其实不是这样的关系不重要,它很重要,有时候还能给到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这样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不聊天、不联系”的状态。要勇敢地去打破这个圈层。

在英国作家理查德·科克和格雷格·洛克伍德共同著作的这本《破圈》里就告诉我们,要破除这种怪圈,重视人与人之间链接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网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与他人或其他群体截然不同的连接,以及我们所参与的群体(“枢纽”)。而且这三种网络要素不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从人类的祖先存在开始,它就已经有了,只是它一直以某些形式存在着。

网络要素的第一个要素是“强连接”。这是我们与周围人牢固关系的存在。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亲友,家人和同事。对我们来说,他们的存在,就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他没有了家人、朋友,那得是多孤独的一件事,同时,也是一件很值得同情的事。

任何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是孤立存下的,或多或少他都会有一些社会关系。

虽然电视剧中经常会演到某个主角就是自己孤身一人,但那终究是影视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强连接的关系。

网络要素的第二个要素是“弱连接”。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跟我们关系没那么亲近,但是群体又庞大,而且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人。只是这种重要性我们很难察觉而已。

但其实,想要维护好这种“弱连接”,并不会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打个比方,继续拿朋友圈这个事来说,哪怕是一个你很久没联系的朋友了,某天他突然发了条朋友圈,你随手就点了个人赞。

或许等下次你有什么事需要找他帮忙的时候,不至于很突兀的就发个消息过去。不然别人肯定会觉得很奇怪,说不一定还会想:“我跟你很熟吗?还叫我帮忙。”

但如果你平时稍微花点时间维护一下,可能你的事就不再成问题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刻意去逢迎对方。只是说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去链接对方。但绝不纯粹是为了日后想找人家帮忙而去联系。

第三个网络要素是“枢纽”。

我们可以把这个“枢纽”当成强连接和弱连接的会合点。

假如你就是一个“枢纽”,你的家人和你朋友圈里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你而相互认识。

你可以选择多跟强连接的家人多相处,也可以选择和弱连接的朋友多聊天。

虽然最终决定权在于我们,但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时,能否成功,有时候也不见得就全靠我们自己。可能它还有来自强连接的帮助,同样也有弱连接的强大力量。

总之,在这个网络世界中,强连接对每个人来说都特别重要,但也一定要记得,千万别忽视了弱连接的力量。

那些对我们来说不熟悉甚至有些陌生的人,或许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和惊喜。